设计清晰的教案目标,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要想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体现,教案中就要设计足够的互动和探究活动,,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部分内容中的第六课时《小小图书馆》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不句减从十位退一当十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儿童画报 故事书 连环画
原有 33本 25本 46本
借走 7本 8本 9本
2、纸制牌子六块
15+58
33—9
14+15
47—8
46—16
50—9
82—4
3、计数器十个,小棒许多、本子33本
教学过程:
一、 游戏:看哪组拿得快。
二、 创设情境。
1、 看图明确图意,训练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 提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 根据信息估算结果。
三、 探索算法。
1、 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 汇报计算方法。
3、 集体用竖式计算。
4、 尝试练习。选择故事书或连环画进行计算练习。边计算可以边说算法。
四、比练习中搜索学生错误情况,当当小医生。
四、 加强练习。
1、 拨一拨,说一说。
42—6 50—3 54—8
五、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乘车练习
六、 课堂小结。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
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
4.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巩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5.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哪边起第一位是各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2.出示计数器: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
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请你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
二、基础练习
1.课本第34页第1题。
学生先自己填写,再在班上说一说。
2.课本34页第2题。
师拨数,学生写。
同桌互相练习。
3.课本34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课本34页第4题。
指导学生发现这4组数各自的规律,先判断出是顺数还是倒数,以及是几个几个地数,再填空。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2.课本35页第5题。
帮小鸟找家。让学生先自己连一连,然后指名汇报。
3.课本35页第6题。
a教师指导第(2)题。
图画书有36本,故事书要比图画书多得多,但又比90本少一些。xkb1.com
故事书可能有多少本?
学生明确:故事书可能有85本。
b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
4.课本35页第8题。
拿出卡片,让学生自由组数,并把数写下来。
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并为这些数排排队。
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补评: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百位十位个位
10个十是一百。
2个十和5个一是25。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猜数游戏
教材第94 ,9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有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 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三,重点: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难点:能够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做dqu;猜数游戏dqu;,你们认为如何?
教师进行板书;猜数游戏
(二) 教学实施
1,教师和一名学生一起做游戏。
教师:请你在心里面想好一个数,想好了吗?
教师;请你把 你心里想好的数乘2,然后再加上20,告诉我和同学们等于多少。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猜出他心里面所想的数。
教师提问;怎么样,我猜对了吧!
教师在请几名学生与老师共同进行游戏。
2,教学解方程的方法。
教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猜出答案的呢?
教师;你认为设哪个数为未知数x呢?(设心里想的数x)。
教师;你可以列出方程并进行解答吗?
学生;在投影下展现自己的写法。
教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94页,观察方程的书写格式,并说一说自己的方与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有哪些不同?
教师提问;现在你们该知道老师用的什么秘密武器了吧!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解方程。
5x+23=156 16a-44=156 4x+14x20=986.4
9x-3.2=6.7 3b+1.2=36 6.2+8.4=6.2
教师请学生做完后,说一说运算顺序。
2.解决实际问题。
(1) 光明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草坪,他的.长是20米,宽比长少了3米。草坪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李村要修一条长324米的马路,计划16天修完,结果7天修了84米,剩下的要在6天之内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 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地,边长是54米,他的周长是多少米?他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
(四) 思维训练
高尚今年12岁,他的妈 妈今年36岁,多少年前妈 妈的年龄是高尚的5倍?
(五)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对你有了哪些启发?
(我们进一步地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上下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一)活动一:给小动物安家
1、出示图片:图1
引入:今天老师从动物王国请来了2位小客人,你们看!谁来了?它们俩一看这么好的环境(指那棵大树),就说:“我们就在这儿安家吧!谁来帮它俩安家(指名贴)
2、观察这两只小动物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刚才你们观察到这两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上下、
板书课题:上下
4、谁能用完整话说一说:他俩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5、小松鼠也来了,它也想在这儿安个家,但是,它的家想安在小鸟的下面,小兔的上面,你们说它的家安在哪儿?(自由说,指名贴)
6、出示图片:图2
7、教师提问:观察这三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它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1)在组内说一说、
(2)小组汇报、
8、思考:刚才我听说小松鼠一会儿在上,一会儿在下,这是为什么呀?
(二)活动二:看图回答问题、
二、在学生的活动中,加深对上下的认识
(一)活动三:给四个小动物分房子
教师:你们帮助这三个小动物安了家,其他小动物可着急了,想让你们帮助它们分一分房子,愿意帮忙吗?
1、出示图片:分房子1
(1)动物王国有一座现成的四层楼,这次分到房子的有:小象、小猫、小狗和兔子
(出示图片:动物组图1)这次我们小组合作为它们分房子、
(2)分完后说一说它们的上下位置有什么关系、
2、小组汇报
(1)哪个组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2)哪个组还愿意介绍,哪个组愿意把它们说的摆出来?
(二)活动四:按要求给动物分房子(小组合作)
1、我们帮小动物分房子,它们非常感谢大家,特意邀请咱们到大森林里去看一看,你们高兴吗?
2、出示图片:分房子2
3、教师:你们看!动物王国又盖起了一座新楼房,我们看看是几层?这次它们还想让咱们帮助分一分,不过,这回小动物们有一些小小的'要求、
4、出示图片:动物组图2
5、播放音频:小动物分房子1、2、3
小熊猫:我第一个搬进了新楼房,我家的上面住着:公鸡、小马、小猴和小猪、
小马:我的上面只住着小猴、
大公鸡:我就住在熊猫的上面,小马的下面吧!
6、小组汇报:三只小动物都搬进了新家,让我们看看它们都住在哪儿?
(重点汇报公鸡的不同摆法)
7、还有猴子和小猪没有房子,请你们帮忙安排一下吧!
(三)活动五:欣赏图画,用上下位置描述、
1、出示图片:说一说
教师:你们能不能用上下位置来说一说这幅画?
(四)活动六:结合生活举例子
生活中还有很多具有上下位置关系的,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教案点评:
小学一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游戏。本课运用游戏促进他们学习,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上下的含义和相对性。同时,这节课抓住教材的难点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
自主探究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课本第54页内容
2、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3、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3、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2×3=36(元)
4、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小组交流、组际解疑)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2×3
12×4
12×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5 18×3 15×6 27×3 43×3
(组内检查、全体交流)
六、总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