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写作文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描述事物,通过不断的写作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杜甫草堂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1
早就听说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的草庐在成都,暑假恰好去重庆,顺便就去了成都,在杜甫草堂尽情游览了一番。
踏进大门,满眼都是绿色:翠竹的绿、松柏的绿、花草的绿……各种绿掺杂在一起,使里面有一种幽静舒雅的感觉。是啊,杜甫一生清廉,正如松柏翠竹的品格那样。通向杜甫草堂的小路弯弯曲曲、蜿蜒向内,真可谓曲径通幽。当你正有雅致欣赏美景时,眼前赫然呈现了一座唐式建筑,这就是杜甫草堂。
这是一座非常简陋的茅草屋,走近门口往里看,光线微弱,里面保留着杜甫生前用过的石碾盘、床、桌子等。唉,杜甫虽然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但一生颠簸、潦倒,真是可惜,我不禁想起了他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这几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想到杜甫这样的处境,不禁为他深深叹息一声。
又沿着小径走了一会儿,便到了诗史堂。这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也是主体建筑。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生活画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杜甫写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诗史堂”也因此而得名。诗史堂正中间是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像,室内陈列着许多历代名人所题写的楹联、匾额。这里还供奉着杜甫的画像,并有曾经寓居蜀地的诗人陆游、黄庭坚等人的塑像。
我看着一个个大诗人的雕塑、画像,虽然他们的身体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但智慧和心血凝结而成的诗句却万古流芳,犹如草堂里清澈的溪流,汩汩地流淌着,润泽着后人。
之后我们又游览了浣花祠、工部祠等地,怀着对杜甫的深深敬仰之情,我们离开了草堂。幽静的竹林里又吹来清凉的风,我仿佛听见了诗圣的吟哦……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2
春天,到处万紫千红,郁郁葱葱。我们来到了草堂,探索杜甫的生平。
春天的草堂,溪水环绕,树木挺拔,生机勃勃。河对岸,鸟儿飞来飞去,游客们在一株株垂丝海棠下拍照,鱼儿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我们来到了小溪边,发现溪中有一堤坝。走上堤坝,上有蓝天白云,下有碧水环绕,鱼儿在水中跳跃。
突然,小可惊喜地叫起来:“快看,好多鱼!”
我往水中一看,果然,有十几条鱼在游来游云,我看见它们都往小杨那边游。小可抓起小杨的零食,往溪里丢去。大家跑过来凑热闹,小可张大嘴巴,说:“天哪!它能吃下去么?”
“可不是嘛,这鱼那么肥,嘴又那么大,肯定吃得下去。”
另一边,小杨抓起一把“乖乖果”往嘴里送去,脸上有一种甜蜜的笑容。鱼儿也跳着、闹着,都去抢水中的“乖乖果”。有几条小鱼在抢一个“乖乖果”,结果和“乖乖果”一起被大鱼吃掉了。我差点大叫起来,这一幕把我惊住了。
远处,小miu在要“乖乖果”。“小杨,再给我一个乖乖果!”小miu叫道,结果他差点掉进小溪里。完了!我想跑过去,突然脚下一滑,晃来晃去,差点忘了这是凹凸不平的堤坝!稳定好后,我继续前进,小miu已经站好了,稳稳地走着,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走了不远,看见前面有一条沟,距离比较宽,我使劲一跨,一只脚摇摇晃晃地踩上了另一边,稳定了以后,再使劲蹬上另一只脚,终于站稳了。
小杨大把大把地抓着“乖乖果”;小miu在堤坝上晃来晃去;小可玩着小溪里的水;游客们在堤坝上照相;我看着池里嬉戏的鱼儿。
温暖的阳光洒在堤坝上,我们走过的路充满欢声笑语,我眯着眼睛仰望天空,觉得这是有史以来最明媚的下午。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3
我推荐的是杜甫草堂,它在成都的草堂路,它里面没有颜色鲜艳的花草,只有挺拔的大树,翠绿茂盛的竹林,大片盛开着粉色、白色的荷花塘,清澈的溪水清清地流过小桥,走廊的广播里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介绍着杜甫的一生,走在里面让人很舒服。
草堂里的景色很美,刚走进去,就会看到许多参天大树和挺拔而翠绿的竹子,沿着大门往前走,就会看见一座石桥,桥的下面有条小溪,里面有成群结队的鱼在游来游去,显的活泼可爱,给园里的景色增添了活力。小溪的两岸不仅有古树名木而且还有斜斜的柳树,柳树的树枝长长的,随风摆动在水面上,好像长发少女在洗头发。
杜甫草堂书香文化味道很浓,杜甫在这里居住期间内共写下了240首诗,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的故事。
我印象很深的是杜甫雕像,园里有好几个不同时期杜甫雕像,但每座雕像给人展现的都是一种感觉,他的身材很单薄,面部有一种忧伤的表情,好像有什么烦心事,这种表情和园里的景色形成了一种对比。
有时间的话,推荐大家一定要到杜甫草堂去参观游览。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4
当人们提到大诗人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大诗人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对了,今天我们就要去大诗人杜甫草堂瞧一瞧。
妈妈在骑车的时候,给我讲了讲大诗人杜甫草堂的来历,成都大诗人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落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大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西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建茅屋居住。
到了大诗人杜甫草堂门口,我快步走了进去,啊,真是世外桃源呀!一走进门口就能看见清清的河水流淌着,河水清澈见底,都可以见到机灵的小鱼,古树参天,高得看不见树尖,竹子又粗又高,粗得比过手腕,高得直入云霄,茂密的竹叶把竹尖都压弯了,这时的竹子就像刚被老师批评过的孩子,垂头丧气,绿色的藤条把亭子打扮成用碧玉做的绿房。
没走多久就到了池塘边,稀稀落落的几枝荷叶晃抖着珍珠般的露珠,有些干枯的荷叶低下了头,像被谁欺负了一样。当我撒下一把鱼食之后,周围的鱼儿都游过来抢着吃。走着走着,来到了一道门面前,我好奇地跑了进去,一看,到处都是画,而且非常逼真,活泼。走出去,看见对面也有房子,便又跑了过去,一看,里面则摆满了陶瓷之类的,上面有简单而奇异的花纹,漂亮极了!这时,从远处传来了淙淙泉声,便循着声音走了过去,当我穿过竹林,眼前便有了一道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正如李白所说的那么壮观,它的水波光粼粼,照得发亮。
一天之行让我告诉你吧:大诗人杜甫草堂风格古朴典雅,溪流萦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即庄重,又清幽典雅。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5
人人听说过杜甫,他的诗词天下闻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杜甫当年流落到成都的故事,更不知道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讲哪里的故事。这次,我便来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一探杜甫生活的遗迹。
走进景区,放眼一看,这哪里是杜甫草堂?分明是一座美丽的公园。两旁的花儿开得姹紫嫣红,阳光被枝叶分散,星星点点地落在地面上,像是夜晚的星星悄悄地在白天跑出来了。
绿茵丛中,便是杜甫的遗迹。瞧,那块石碑,上面刻着“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是清朝皇室果郡王亲笔提写的。我怀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上前细细地察看了一番,旁边那个方方正正的小房子,别看它不起眼,里面却可以看到用世界各国文字印成的杜甫诗集,很多都已经是孤本。走上去,慢慢寻味一番,就会发现杜甫的诗,是全球人民的精神盛宴。
穿过一条条小径,走过一片片草地,就来到一个稍稍大点的平台,这里似乎没什么风景,可这里有杜甫千诗的石碑。来往的行人都会在这块石碑前照个相。千年之前,杜甫就是在这写下无数精彩诗歌的吗?
终于到了“草堂”,这里有泥土和茅草混和而成的墙壁,走在里面,冷风直嗖嗖地穿过窗户,让人感到丝丝的冷意。啊!这就是当年杜甫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地方吗?当年的屋顶,真的被秋风所刮破吗?这精彩的诗句,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啊!小小的茅屋,你居然是那么多优秀诗歌的诞生地,我仰望着你,也仰望着我们心中的诗圣。
再往前走,忽然冒出来一座白白方方的房子。这是唐代老百姓的房屋遗址。里面仅有唯数不多的几个瓦罐,一个井,一个土灶,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所。这么小的地方,也许就有四五口人居住。杜甫当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诗歌的吗?我不禁敬佩起杜甫来,他的毅力是那么顽强,居然在这种环境下写下那么多流传千古的诗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噢,在杜甫的故居,吟诵杜甫的诗歌,我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到千百年前那个扑朔迷离的唐代,在窗内写下笔笔惆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