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教师系统地组织课程内容,教案的科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品德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品德教案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教学目标。
1、 三条轴线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2、 四个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期和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三、教法设想
1、 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 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 结合红星儿童团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 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四、各单元教学内容与措施。
第一单元(第1—4课)认识你真好
本单元的学习重在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学习学校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培育和发展主体意识。为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第5—8课)快乐每一天
生活不可能天天艳阳高照。“迟到”“写字不好”“上学路上怎么走”“一日事务怎样巧安排”这些问题都会困扰着儿童。本单元就抓住这些儿童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问题,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合理归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儿童在学习中,寻找到了战胜挫折的良策,获取了一份成长的经验,也就获得了一份快乐。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像小树苗
本单元没有直白的,纯道德的理性说教、而是寓“教”于乐,因势利导,通过幽默、夸张、离奇的童话故事,学生亲自参与的游戏活动等,让儿童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使他们认识到“马虎、撒谎”对少年儿童来讲是品德、习惯不良的前奏,面对曾有过的马虎、撒谎等行为不掩饰、不回避,努力远离“长鼻子”,告别“小马虎”,做一个不说谎话、做事有耐心,有毅力、不敷衍的文明儿童,为他们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单元(第13—16课)冬爷爷来了
本单元以“变化”为主线贯穿其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四季的变化,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欣赏自己的进步,在自我积累经验中提出新的发展目标,,迎接新的一年,迈向新的生活。
1.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
2. 行为目标:
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3. 知识目标: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
1. 老师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实验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以后
要一起学习,你们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
老师边说边走下讲台和同学拉手。
2. 放多媒体动画片,给学生引见4个小动物。
有几个小伙伴,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是谁呢?
(放多媒体动画片)
(4个同学带着头饰上场)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分别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3. 同桌同学相互认识
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老师和4个小动物,你们同学之间还不熟悉,想相互认识一下
成为新朋友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认识。
4. 学做名片并展示交流。
5.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6. 学儿歌: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课间活动:学生边唱边跳《拍手唱歌笑呵呵》。
小学品德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培养坚强意志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懂得应该锻炼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较强的意志力。
2、情感:树立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信心。
3、能力:初步学会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坚强的意志。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行动实现既定目标,达到成功的彼岸。
教学准备:
准备三种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不同影响的情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目标
1、出示三个不同的情境。
2、学生进行讨论:
三组情境中哪个同学的学习意志力较强?你认为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哪些表现?不同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有何影响?
二、学习课文,理解目标
1、自读课文“管不住自己的烦恼”中的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
这5位同学在学习、生活上分别有着什么样的“烦恼”?
这样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有何影响?他们为什么会“管不住自己”呢?
2、实话实说: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许多“管不住自己”的情况,有时让人很苦恼,这些烦恼有吗?(小组讨论交流)
三、加深认识,解决目标
1、阅读“抵制诱惑”。
刘杨有哪些“管不住自己”的地方?
他“突然变了”,秘密是什么?
2、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管好自己呢?
阅读“尝试练习”:自我控制的行为训练。
你还有什么好经验,介绍一下。
四、联系实际,确定目标
“自我管理”:努力按自我控制行为训练的要求管住自己,消除“烦恼”,并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感受。制订一个训练计划,列出必须做到的几条。
五、讲述故事,讨论明理
1、听故事,说说你同意这位同学给妈妈写信的内容吗?为什么?
2、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拿主意?
小学品德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的有关的礼仪规范。
2.懂得讲究礼节是有礼貌的具体体现。
情感:
1.对讲究礼节的人产生好感,对不讲礼节的行为不满。
2.愿意做一个讲究礼节的人。
行为:
1.外出时着装整洁,仪表大方、得体。
2.在就餐、交谈、集会、观看演出和比赛等场合能遵守有关的礼节。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认知目标第三条“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行为目标第一条“在就餐、交谈、集会、观看演出比赛等场合,遵守有关礼节”和第二条“外出时衣冠整洁,仪表大方”而设置的,与上一课同属一个单元。
本课课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要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就应当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礼节常识,并知道在各种场合怎样表现出对人的尊敬。
第二部分通过小青这一形象,向学生表明要像小青一样,做一个懂礼节的人。
第三部分是说明生活中的礼节除了就餐外,还有很多,如参加集会、观看演出和比赛等。
第四部分是讲礼节的内在意义及作用。
本课共有五个栏目:
1.导入部分“说一说”栏目采取了问题的形式,意在与低年级相衔接,起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后练习“说一说”中有三个手势,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演练懂得这三个手势的规范动作,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懂得这三个手势所代表的含义。
3.“比一比”栏目是让学生扩展一下自己的礼仪知识。
4.“议一议”栏目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而设的,意在让学生认识和巩固课文所学观点,认识到讲礼节并不是假客套。
5.“演一演”栏目目的是使学生将认识转化为行动,以达到教学实效。
教法建议:
1.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一些礼节的含义,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2.教材中“演一演”栏目是让学生演练一下领奖、介绍等几个规范的礼仪动作。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所扩展,将认识转化为行动,以达到教学实效。
教学、难点:
知道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的有关的礼仪规范。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同学们,你到别人家做过客吗?做客时要注意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2.小结:
同学们到别人家做客时都很注意讲礼节,讲礼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我们来学习第七课 讲礼节。
板书课题:七 讲礼节
二、讲明观点
1.师:
同学们都愿意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懂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常识,知道在各种场合怎样表现出对别人的尊敬,是很必要的。小青就是一个讲礼节的学生。
2.学文明理
(1)提问:小青是怎样讲礼节的?
(2)演示课件一(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3)学生回答问题。(小青运用的礼节课参考教参上的内容)
(4)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讲礼节有什么好处吗?
板书:增进友谊 受人欢迎 受人尊敬
(5)师:同学们经常遇到的场合,除了就餐外,还有到别人家做客、参加集会、观看演出等等,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
讨论:
①观看演出时有哪些礼节?
②与别人交谈时有哪些礼节?
③参加集会时有哪些礼节?
④与外国友人交往时有哪些礼节?
(说明:判断学生讨论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参考教参。)
(6)小结: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节,就会使对方感到愉快,产生好感,愿意与你交往,也有利于办成事情;反之,就会使对方不快,甚至厌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说一说”。
做挥手、握手、拍手的规范动作,说说各代表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挥手表示告别;握手表示友好或告别;拍手表示欢迎、感谢、赞成等。(说明:本课的扩展资料也可以作为参考答案)
2.完成练习“议一议”
有人说礼节是客套,我们只要好心好意待人就行了,不用讲什么礼节。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小结:讲礼节并不是一种客套,他是人与人、社会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礼节,它标志着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3.完成练习“演一演”
遇到下面情况,你怎么说?怎么做?请演示一下:
(1)老师请你上台领奖。
(2)把几个同班同学介绍给你的`好朋友。
学生讨论后现场模拟表演。
五、总结
师:讲礼节是讲礼貌的具体表现,它能增进人与人的友谊,讲礼节的人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受人尊重,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都努力做一个讲礼节的人。人们常说:礼节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书。愿同学们都能手持礼节这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在今后的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交往顺利,成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活动名称:争当“礼仪之星”
活动过程:
1.利用班队会时间,由班主任或班长或中队长宣布活动开始,并提出活动要求及时间。
(1)要求:以小学生礼仪规范为行为要求。
(2)时间:一个月
2.学生活动。
3.一个月后召开礼仪之星的评比活动,活动当天可以邀请学校的领导和任本班课老师以及学生家长,目的是请这些领导、老师、学生家长都来发表意见,参与评选,这样的评选结果才更公正。评比结束后,当场颁发“礼仪之星。”
小学品德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体会人们再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人们再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用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讲灾难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学生看图,看看人们在灾难面前是如何做的?
2、再仔细读书,看看还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发生?
3、过渡:像这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场面,这种先人后己,把危险留给自己的情景还有很多。看到这些场景,听到这些故事,心中一定有许多的感想,请同学们在空白处填写出来。
二、学生主动探索
1、在灾难面前,灾区人民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国家和社会给予灾区什么样的帮助?
2、指导学生看图。
3、我们能为灾区的人民做点什么吗?
三、升华主题:
1、请同学们看图,灾后,在各方人们的努力下,灾区变成了什么模样?
2、学生汇报。
3、揭示主题:这就教灾害无情人有情
四、举办“灾害无情人有情”的图片、照片展。
五、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并和他们交上“手拉手”的好朋友。
小学品德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引导孩子乐于和小伙伴交往,知道在别人家玩时的礼貌,注意安全,高兴地玩。
教学重点、难点
1、礼貌的联系方法。
2、怎样在家里玩得高兴。
3、在家里玩要注意哪些安全。
4、怎样玩得有意义。
教学活动设计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星期天,你们爱去哪些同学家玩?
二、创设情景,组织活动
活动一去同学家玩
1、说一说,周末你经常和谁在一起玩,你们是怎样联系的。
2、演一演,用不同的方式约同学一起玩。
3、想一想,去同学家要注意哪些礼貌问题?
4、填一填,在课本空白处填上你想说的话。
5、小结。
活动二开心地玩
1、介绍和同学一起玩的开心经历。
2、情景表演:两个小朋友为挣抢玩具发生争执。
3、讨论:引导学生想办法,订玩的规则,互相谦让。
4、试一试、想一想怎样说话方式更好,帮图中的小朋友出主意。
活动三不玩危险的东西
1、观察课本的图,说一说。
(1)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玩可能有什么危险?
(2)还有哪些危险的活动不能玩?
2、玩危险活动的.后果。
老师举例说说小朋友玩不注意安全造成事故的例子。
3、填写警示卡。列出不能玩的活动。
4、贴警示卡。
活动四我爱玩,我会玩
1、说说自己经常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什么,怎样玩,最喜欢玩什么。
2、看课本说话:
(1)图中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还有哪些新玩法?
3、演一演,比一比。
(1)我会这样玩。
(2)比一比,谁的玩法多。
4、我的得意之作。
板书设计
10去同学家玩
约同学
开心地玩
安全地玩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活动后,绝大部分同学愿意跟同学一起玩,知道基本的礼貌联系方法,能开心地玩,安全地玩。
小学品德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元旦是新一年的开始,知道过了一年长大一岁的道理。
2、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3、感受元旦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4、为庆祝元旦设计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能为解决问题提己的看法和建议。
活动设计: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形式的日历、小时侯的相片。
2、庆祝元旦的各种图片、资料、录象。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家的新日历
1、猜谜语。
2、请同学展示不同形式的日历。
3、认一认,说一说。
(1)一年从哪一天开始?这一天叫什么?
(2)年、月、日的认识。
4、在日历上找有一找自己的.生日。
活动二我长大了
1、猜猜我是谁?
展示几位学生小时侯的照片,请其他同学猜猜是谁。
2、量一量自己的身高、体重。
3、填一填成长卡。
4、比一比,看谁长得快。
引导学生感受自己成长的喜悦。
活动三快乐的元旦
1、看图,说一说。
(1)元旦那天,人们怎样庆祝呢?
(2)元旦那天街上的 景象.
(3)元旦那天的学校.
2、说一说,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庆祝元旦?
3、画一画,人们庆祝元旦的景象。
4、学生作品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