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案,以跟上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教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风格,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面试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面试教案模板篇1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命题的概念,能把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数学思想。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命题的概念,若p则q形式的命题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是后续学习充要条件的基础,这一章我们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常用逻辑用语,体会逻辑用语去表达和论证中的作用,他将成为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学习,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证能力打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
(1)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
(2)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五)教学难点:
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师生多向合作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
(2)练习巩固法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1)由特殊到一般的划归方法: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探索、分析、发现、归纳、概括
(2)练习巩固法
四、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0
(2)如果a,b是任意两个正实数,那么a+b≥2(ab)1/2;
(3)如果实数a满足a2=9,则a=3;
(4)中学生目前的学业负担过重;
(5)中国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2)为真,(3)为假,(4)(5)的真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总是可以确定真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3.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真命题)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假命题)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不是)
(4)若空间中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假命题)
(5)x>15.(不是)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
练习
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4)求证∏是无理数
(5)若x是实数,则x2+4x+5≥0
4.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上面例1中的(2)(4)具有“若p,则q”的形式.在数学中,这种形式的命题是常见的.
“若p,则q”也可写成“如果p,那么q”“只要p,就有q”等形式.
其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解:
(1)条件p:整数a能被2整除,结论q:整数a是偶数;
(2)条件p:四边形是菱形,结论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有一些命题表面上不是“若p,则q”的形式,但可以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例如: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例3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解:
(1)若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它是假命题。
(2)若一个数是负数,则这个数的立方是负数。它是真命题。
(3)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它是真命题。
5.练习:p4:1.2.3
6.课堂小结
(1)、命题的概念
(2)、能指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7.思考题
一,下列四个命题中,命题(1)与命题(2)(3)(4)的条件和结论之间分别有什么系?
(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
(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
(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
(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
二,四种命题中任意两个命题之间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它们的真假性之间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
8.作业 p8:习题1.1A组第1、题
小学面试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作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利用镜子进行几个简单而有趣的试验,向学生呈现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称现象,激发学生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没有时间辅导孩子,镜子虽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他们是否能去认真仔细观察镜子中的学问呢?要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对他们来说会更有趣味。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故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请你们仔细听,然后看看谁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续讲下去,‘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里也有一轮,猴子以为……’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也许学生还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与同伴流。)学生可能知道:
(1)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
(2)雨过天晴,路里积水中会倒映一些影子
(3)光滑亮丽的地板,也出现倒映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镜子中的数学”。(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1)在实物投影上放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e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上),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王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a、看到了整个的“王”字
b、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的图形的对称图形。
2、试一试
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一面小镜子,做一下第(1)题
(1)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a 8
(4)全班交流,选出几份在投影上展示。
第(2)题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按本题图示的情境,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在镜面前摆一摆,对比镜面中的图形和桌面上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镜面的对称现象。
第(3)题
投影出示课文情境图,想一想:机灵狗镜子判断“现在是5时”对吗?
猜一猜:现在是几时?
(4)实验证明
a、取一时钟,将时间调至7时正(时钟钟面上不显示数字)
b、时钟背对学生,举起
c、取一镜子,对准钟面。镜子自然朝向学生。
d、让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比较课文里的钟面图形,可以看出是一样的。
e、将钟面反转,让学生看清钟面时间。(7时)
(5)练一练
a、教师将时间调至3时
b、时钟背对学生,举起
c、取一镜子,对准时钟
d、让学生观察镜子,想一想:现在是几时?
e、反转时钟,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3题。
第一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对号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这是一种寻找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位置的简易方法,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明白,如果对称图形能对折,那么折痕就是对称轴所在的位置。如果是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无法对折,那么租用镜面对称原理的对称图轴的办法也是明智的。
2、实践活动
3、(1)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开展这类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得到张扬,满足那些具有较强空间观念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面试教案模板篇3
1.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中的letsquo;s learn 部分以词汇教学为主,学习actor, actress, writer, singer, artist, tv report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运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he is/she is a……询问他人的工作情况。group work部分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squo;m going to be a……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做一语言交流,展开交际活动。
2.教材的地位
本课的词汇贴近学生的生活,色彩鲜明的图片与词汇配对,使学生更易理解学习内容,group work的设计更是深受儿童的喜爱。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中,既了解了如何介绍任务职业,又对自己将来的人身目标做一定位,并能树立为此目标而奋斗的人生信念。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t;t;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能够听、 说 、读、写六个新授单词actor, actress, writer, singer, artist, tv reporter能听、说、认读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 ….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he is … 来询问和回答他人职业,并能使用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squo;m going to be…来询问别人和表达自己的理想。
3、情感目标: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用英语表达的习惯,以及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掌握6个四会单词和两个句型。教学难点是单词singer的语音教学。
?教法】
1.教法设计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地学习,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利用视、听、说相结合的方法和合作学习法,采用课件的艺术形象来教学新授容。
2、学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口,采用多听、多说的学法,使他们在爱学、乐学中愉快地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现从我学会了向我会学了转变。
3.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同时采用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1)letsquo;s sing..
在热身时让学生一起唱四年级上第六单元的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这首歌曲与本课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放在课前作为热身活动,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2)rean and guess.通过阅读一段简单的文字来猜教师的'一位新朋友来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 guessing game: what can mr. cat do?,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自然地过渡到本课的词汇教学;第二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难度比较低的游戏,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害羞怕出错的心理,我认为这样一个低难度的游戏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2.新课呈现
(1)本课六个新授词汇我都以mr. cat邻居的身份导入。其中我在部分单词的出现方式上稍做变化。以不同形式的猜谜方式引出,其中通过阅读文字引出赵薇actress的教学,以听歌曲的猜人物的方式引出周杰伦singer的教学,以看图片猜人物的方式引出杨红樱writer的教学,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每个单词新授后我都安排了一个同样的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各个职业的一些名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并通过动态演示的直观效果,一一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原本枯燥的词汇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学生乐学且易学。
(2)单词拼读能力的训练和单词频度规律的总结。主要是训练学生对四会单词的拼读能力,其中有三个单词writer, singer,tv reporter的结尾三个字母都是er,给学生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记忆。
3、操练巩固
(1)guessing game: what does mr catsquo;s father do?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这六个新单词的学习。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对于这种比较刺激的游戏都特别感兴趣,我把这个游戏设计成小组竞猜的形式,在此不仅复习了单词和句型,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
[设计思路]以活动为载体,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并进一步掌握新知。
(2)letsquo;s chant一步巩固本课重点句型的学习。
(3)group work:我把书本上的形式稍做了改变。通过mr cat提问的方式导入,which job is the most popular now?让学生通过调查来帮助mr cat解答问题,其中在调查前我让学生做一个预测,如果预测是对的每人可以得到一张书签作为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拓展延伸
采访
教师分发调查表格给全班学生,让学生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be?和isquo;m going to be a/an….句型走动调查,完成表格,并通过汇总,找出全班学生最欢迎的职业。
表格如下:(略)
[设计思路]创设活动,体验交际,在不断运用中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品质。
5、课后作业
(1)听录音跟读,把自己的理想说给爸爸妈妈听。
(2)完成抄写本上的练习。
小学面试教案模板篇4
课题
what are you going?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正确听、说、读、写词汇playing,singing,reading等。
②正确听、说、读、写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 i´m ......what is he/she doing ? he/she is......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能用英语询问别人正在做什么、描述自己在做什么。
②运用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与人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意识、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意识、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听、说、读、写句型——what be sb. doing? —sb. be doing.....
(2)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
step 2 leading in — playing a guessing
step 3 presentation — one shows the action and the others make new sentences. the teacher leads students to find the rule.
step 4 practice — students work in pairs. one student makes action and the other one guesses.
step 5 review — analyze the rule of the sentences and read these sentences.
step 6 homework — make a telephone call to your good friend and ask him/her what is your father/mother doing?
小学面试教案模板篇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二年级初步学习组合数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数学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并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有序的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方法、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所以本节课,我尽量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去主动发现和获取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建立起了自信。学生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相评价的学习过程中获取了新知。
四、教学流程
依据新课程所追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握手问候
所以上课伊始,我和同学们亲切的握手问好。让学生在回答“怎样握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按一定顺序操作”的重要性,再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教学情境,从而揭示课题。这样不仅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第二环节:穿衣搭配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创设了游园的情境,并设计搭配服装的环节,学生通过拼摆学具、动笔连线等方法,能够自主设计出6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在后来的实践课中,在学生汇报时,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几种记录搭配过程的方法,并得出连线加序号的方法最简便,这样的设计既激起了学生对组合的兴趣,又给了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也为下面每次有序搭配奠定了基础。
在穿衣搭配这个环节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选择早餐、解决门票、设计路线这三个环节,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体会到了“按一定顺序操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全面的思考问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最后是第六环节:合影留念
在经历了热情高涨的游园活动后,会演杂技的小猴宝宝和贝贝出现了,全班同学要分别和它们合影,计算出照片数量后,顺势留了一道课后思考题“要是我和宝宝贝贝排成一排照一张像,我们三个的位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突出重点,把体现本节课主要思想的“按一定顺序思考”板书在黑板的主要位置,并让学生用学具在黑板上操作搭配的方法,更加明确了学生思考的过程。
六、反思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游儿童乐园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应用,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然而,本节课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不少问题。例如当学生说出各种搭配方法时我不应该急于要归纳、提升方法,可以抓住学生有争议的地方让学生再次体验。如果师生、生生能够进行丰富交流、讨论,学生的识就会提高、思维就会越发活跃。
小学面试教案模板篇6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和“起立游戏”、“送信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
学生认识了0~10并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日常教学中,班上的人数较多,活动空间有限,组织起来也较困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全班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有序、愉快地参与到各个活动中来,是本节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为此,我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
1、课件展示——“数学乐园”全景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数学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
2、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3、用奖“数字之星”的方法激励学生多发言、多动脑。
(二)活动1:走迷宫游戏。
(1)复习对0~10各数的认识。
①说数字:学生说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的数字0~10,教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②用数字:引导学生用黑板上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
③找数字:启发学生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娃娃”,体会数字的重要性,并邀请“数字娃娃”一块儿做游戏。
④排数字:启发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点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他学生分别在自己桌面上排数字卡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摆法。
(2)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出示小黑板)教师以一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家的。”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家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可能是怎样走的吗?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白兔找家。
让四个学生分别在四块小黑板上用不同色的粉笔画不同路线,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小白兔回家的路线。
(4)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5)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找其中的规律,如,“从1走到2有几种方法?”“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作为课后的作业,鼓励学生合作完成。
(三)活动2:对口令游戏。
1、(放快节奏鼓点音乐)师生对口令,如师说“我出3”,生答“我出5”,复习数的组成。
2、同桌互对口令,复习数的组成。
(四)活动3:送信游戏。
学生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然后请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请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学生表扬自己。
(五)活动4:起立游戏。
1、报数:请两竖行学生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2、数数排第几:让每位同学通过数数和思考,对自己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3、起立拍手游戏:教师点到从前(后)数第几位学生,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一下手,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的方向,并注意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六)活动5:投掷游戏。
布置好游戏场地,教师点几位学生按规则向篓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学生当评判员,用圆片贴在黑板上表示投进球的数量,之后请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报道几位学生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心?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9:38:38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