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灵活的教案有助于应对不同的教学情境,教案应当明确目标,以便我们能够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树与土的大班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树与土的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隐藏作用。(重点)
2、 发现动物身体的颜色、形状、条纹与周围环境的相似,能快速分辨出隐藏的动物,感知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难点)
3、 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自我保护办法的愿望。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请家长和孩子交流动物自我保护的办法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
2、 物质准备:课件、大背景图、动物操作卡、变色龙视频等。
活动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初步感知保护色的作用
以“动物遇险”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动物会用什么样的办法避开危险。
提问:
都有哪些动物在森林里玩?
老鹰来了他们会怎么办?你能找到他们吗?
小结: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周围环境一致,这就是动物保护色,是用来隐蔽、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操作实践、探索发现,感受保护色的特点和神奇
1、 组织“找找看”游戏,为每个幼儿提供动物隐藏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交流自己找到的动物。
2、 出示课件、交流分享,鼓励幼儿说出动物身体的颜色、形状、花纹与环境相似的特点,理解隐藏的含义。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动物身体轮廓与周围环境的相似)
小结: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动物的保护色也是很神奇的,不单单是颜色的相近,他们的花纹、形状也和周围的环境十分的相像,动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用保护色的办法保护自己?
3播放变色龙视频,感知变色龙视频,感知变色龙随环境变化改变自身颜色的本领。
创设游戏、提升经验,运用保护色的方法解决问题
1、 创设“捉迷藏”的游戏情景,请幼儿观察自己选择的动物特点,思考把动物隐藏到最安全的地方。
2、 幼儿把动物藏好后,教师开始找;根据情况将没有隐藏好的动物找出来,和幼儿一起分析被发现的原因。
3、 根据幼儿遇到的问题“斑马颜色和周围环境不太一致,怎样保护自己”,引发幼儿讨论:斑马有没有保护色。
放斑马的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群体中的斑马是用身上的黑白花纹混淆视线,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4、 引导幼儿说说动物还可以怎样保护自己,并结合视频验证。
小结:动物们除了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外,还可以用切尾、喷墨等方法保护自己。
延伸活动
我们人类模仿动物朋友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很多发明创造,你们知道哪些呢?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从书中找一找,然后一起分享吧。
活动评析
动物保护色”是大班“多彩的秋天”主体活动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幼儿关于“动物保护色”的知识比较零散,直接生活经验也不多,但幼儿对动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即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索发现动物身上不同的皮肤颜色、花纹,了解他们独特的保护功能。并通过幼儿互动、师幼互动和多媒体课件,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动物怎样改变自身适应环境的变化,认识到动物与环境之间密切的生存关系。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动物自我保护的办法,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
一是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保护色的兴趣。在探究动物保护色的过程中,一直以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图片、观看视频为主,让幼儿真切体会什么是动物保护色,感受变色龙颜色变化的神奇。
二是动手操作实践,引导幼儿理解保护色的含义和作用。在“找找看”游戏情景中,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动物隐藏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找一找小动物是怎样用保护色隐藏、保护自己的。在“捉迷藏”游戏情景中,预设了“斑马”这一具有特殊保护色的动物,引发幼儿发现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再通过视频印证猜想、提升经验。
三是结构层层递进,引导幼儿自主建构保护色得知识。教师从情景游戏入手,从青蛙、蝴蝶、壁虎的颜色与环境相似,到竹节虫、枯叶蝶的形态与环境相似,再到变色龙的神奇变色,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经验。并提炼斑马的斑纹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色,拓展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最后讨论“动物自我保护办法多”,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了解动物还有很多独特的自我保护的办法。
树与土的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动物们的特点,乐意参与讲述活动,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学习进行初步的仿编。
2、能根据乌龟的特征大胆思考和想象,帮助小乌龟开店。
3、引导幼儿通过小动物开店这一事情,发现、了解动物们的特点,发展幼儿的分析想像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乐意参与讲述活动,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学习进行初步的仿编。
教学难点:幼儿能根据乌龟的特征大胆思考和想象,帮助小乌龟开店。
活动准备
教学重点:幼儿乐意参与讲述活动,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学习进行初步的仿编。
教学难点:幼儿能根据乌龟的特征大胆思考和想象,帮助小乌龟开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出示小乌龟(玩具乌龟):小朋友们认识它吗?跟它打招呼吧!(小乌龟好!)今天森林里得动物街召开物品展览会,小乌龟要去逛一逛,我们陪它一起去吧!
二、逛动物街
1、(动画一:动物街)导入:动物街上开了许多商店,看,动物街怎么样呀?(很热闹)
小乌龟也想开一家店,可是开什么店好呢?
小乌龟拿不定主意了,还是让我们和小乌龟一起去看看别人都开了些什么店?
2、(动画二:大象开花店):大象开了什么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大象怎么会想到开花店的?
听听大象是怎么说的?(大象:我开花店,可以用长鼻子给花浇水。)
3、(动画三:河马开气球店):河马吹的气球可真大呀,它开的是什么店呢?你觉得河马开气球店好不好?为什么?
听听河马是怎么想的。(河马:我开气球店,可以用大嘴巴吹出最大的气球。)
4、(动画四:袋鼠开书报店,袋鼠:“小乌龟,你们好,快到我袋鼠妈妈的书报店来看一看吧。”)袋鼠妈妈开的是什么店呢?书报店是干什么的?
袋鼠妈妈把书报放在哪里?袋鼠妈妈聪明吗?
三、引导幼儿讨论大象、河马和袋鼠妈妈的特点:
四、引导幼儿一起讲故事:
1。引导幼儿感受、模仿动词:“喷”“吹”“装”。
2。讲到"小乌龟兄妹很难过……"时停顿,启发幼儿先回忆大象、河马、袋鼠妈妈开店的原因,大象为什么开花店呢?河马为什么开气球店呢?袋鼠妈妈为什么开书报店呢?
3、小结:大象、河马、袋鼠妈妈他们都利用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开了店。
4、展开想像并思考:小乌龟兄妹没有大象、河马、袋鼠的长处,怎么办呢?然后鼓励幼儿发现小乌龟的长处:小乌龟有什么特点呢?它和别的小动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说小乌龟可以开什么店。(幼儿自由说想法)
5、看动画:小乌龟开面包店。
小乌龟现在开心吗?小乌龟的背壳也有用处,我们真为它们感到高兴。看来,我们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长处。其实,我们小朋友每个人也有自己能干、出色的地方,有的做作业好、有的讲故事好、有的跳舞好,各有个的优点和好处,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点,尽量避免缺点。可以用一个成语怎样形容呀!“扬长避短”。
6、师生一起复述故事。
五、找“老板”
1、(出示动物街场景图片)你们看,动物街又新开了一些商店和公司,你认识哪些店呢?你是从哪里认出来的?
2、哎呀,这些店的老板会是谁呢?等会儿请你们从这里找一找,你认为这个店的老板哪个动物做比较合适,就把它贴在这个店的旁边,并给朋友说说这样找的理由,如果你拿不定主意,可以和朋友商量商量。
3、幼儿一对一找“老板”
4、集中交流:你为店找了谁做老板?你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幼儿自由表述,强调说一句完整的话)
5、说说你自己有什么优点特长,你现在会做什么?你将来想做什么呢?
六、在舞蹈《多愉快》中结束活动。
指导语: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拿定了主意,知道自己要开什么店了,他们高兴地跳起了舞,我们和他们一起跳吧!
附(故事--小乌龟开店):
小乌龟兄妹想开一家小店,开什么店好呢?
他们去问大象,大象说:"我开花店,可以用长鼻子给鲜花喷水。"
他们去问河马,河马说:"我开气球店,可以用大嘴巴吹出最大的气球!"
袋鼠妈妈在开什么店呢?
袋鼠妈妈告诉他们:"我开书报店,把书报装到大口袋里,走到哪里都能卖。"
小乌龟兄妹很难过:"我们没有长鼻子,也没有大嘴巴,也没有大口袋,怎么办呢?"
后来,小乌龟兄妹不伤心了,他们说:"我们可以开一家烧饼店,因为我们有厚厚的、有花纹的背壳。"
于是,他们让太阳把自己的'背壳烤烤热,再在背壳上摊上烧饼。
烤呀烤,烤得烧饼香喷喷。
教学反思
这个教学活动设计很有趣味性,故事内容适合孩子们的口味,基本上都能理解故事情节,并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和讲述,从而达到语言活动的目的。从一开始幼儿就能在创设的情境中自由讲述,并帮助小乌龟开起了烧饼店。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运用,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地方史现在的幼儿对“烧饼”这个词很陌生,如果换成面包的,可能会好理解的多。结尾部分显得有些乱,应该划分区域,加强气氛的营造,可以让幼儿有条不紊的进行活动。
小百科:乌龟常栖于江河,湖沼或池塘中。吃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动物,也吃植物茎叶及粮食等。4月下旬开始交尾,傍晚进行;5~8月为产卵期,每年产卵分三、四次完成,每次一穴产卵5~7枚;产卵前雌龟用后肢在向阳有荫的岸边松土处掘穴,将卵产于穴内,产毕复将松土覆盖于卵上。
树与土的大班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学会利用身边的物品材料来制作手工艺术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冬天的主要花卉——梅花,感受梅花外形的美丽和独特的香味。
2让幼儿体验不同形式的手工制作方式,激发幼儿参加手工活动的兴趣。
3让幼儿学习欣赏作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观察梅花的外形,在制作梅花的外形,和如何粘贴花瓣。
活动准备
1新鲜的梅花
2染红的玉米胶水水彩笔白纸卡纸
3教师制作的示范作品一幅
活动过程
1.游戏:闻一闻、猜一猜。
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把梅花给幼儿闻一闻,请幼儿说说闻到的是什么花的香味。
2.教师出示采集的梅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说说看梅花是什么时候的花卉,看看梅花的枝干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呢?”
3.教师出示制作好的梅花,请幼儿欣赏。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老师用染红的玉米种子制作的梅花,好看吗?你们也想制作美丽的梅花吗?“
4.教师结合书上的步骤现场制作梅花给幼儿看,一边做一边讲制作方法,和步骤。
1)在白纸上用水彩笔画出梅花的枝干;
2)用胶水把染红的玉米粘贴到枝干上,做成梅花的花瓣(注意:每朵梅花有五个花瓣)。
3)把制作好的画粘贴在硬卡纸上,固定到墙壁上就行了。
5.幼儿进行制作,教师分别给予指导,帮助粘贴有困难的幼儿把玉米种子粘贴牢固。
6.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并相互讲评。让幼儿把制作好的梅花摆出来,互相观看和欣赏,比一比谁的更好看。
树与土的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乐于参加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教学ppt,教学资源
活动流程:
一、出示花格局部图“这是什么”让幼儿自由表达意见。
二、出事封面:原来是一只大象
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大家没有猜出来呢?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象?
三、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图片一。 二
师问:想象艾玛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么看待和对待他呢?
2、出示图三
师讲故事并提问: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小朋友能通过这幅画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作开心果的?
那谁是小朋友心中的开心果?
3、图片四观察提问:问:大家真的在笑话艾玛吗?
艾玛为什这样认为呢?艾玛溜走了,他有什么打算?
4、出示图片五 此时艾玛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尽管内心是自卑的,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上好,面一副微笑的面孔,艾玛是多么优秀的'品质)
5、出示图六 他找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找这棵树呢?他会怎么做?小朋友学一学他的动作吧
6、图片七 。八 这个办法真的是太好了艾玛变成了跟其他大象一样的颜色,那艾玛会怎么做呢?
7、出事图片九 十。 师问:此时艾玛回家了,大家注意艾玛离家出走和回家时还是同一个地方,看这两幅图颜色有什么不同?(因为出去时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回来时心情很好考到的景色也就更美了。)
8、 出示各种各样的大象,让幼儿对比。 你注意到哪个是艾玛了吗?怎么认出它的?
9、图11: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呢?
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
(以前的森林很热闹,很开心。艾玛能带来快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的。)
所有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
10、办艾玛化妆节,展示大象化妆之后的样子。
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
通过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对艾玛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11、回顾故事内容,艾玛改变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你喜欢什么样的艾玛?
12、师问:小朋友们觉得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吗?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不分好坏,只要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成为好朋友,开开心心过每一天,做快乐的自己。
树与土的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背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指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大,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看花蝴蝶飞来的时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条痕迹,是怎样的呀?”(一圈一圈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螺旋线。“那金鱼游来的时候,会在后面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弯一弯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波浪线。“那螃蟹来的时候又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一折一折的)请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手描绘折线。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指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先帮它粘在画纸上,然后想想它们走路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用勾线笔在动物的后面画下来。提醒:手脏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一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是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智力、发现慧力等。
树与土的大班教案篇6
主题生成:
这几天,我班幼儿特别喜欢看描写消防员生活的电视剧《烈火雄心》,在户外活动时,就听栾希杰嘴里振振有词地说:“慈云山出小车,出云梯,出洒水车。”还有几名幼儿也跟着嚷嚷着:“钻石山出小车,洒水车。”边说边从大型滑梯中的滑杆上滑下在周围忙碌着,把自己当作消防员。结合幼儿这一兴趣点,又考虑到消防意识应从小培养,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于是,我组织了以《消防英雄》为主题的探究性活动。
活动流程:
1.通过资料的收集、阅读,了解消防员的工作装备和工作对象。
2.在遇到灾情时,消防员是如何去救人的,了解逃生的方法,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
3.讨论火情的发生原因,如何预防火情,学会设计简单的安全标志。
活动内容:
活动1:集中活动《消防员》
目的:
1、通过收集的资料,了解消防员的工作装备和工作对象。
2、学习消防员机警、遇事不乱、大无畏的处事态度。
准备:
1、事先请幼儿收集有关消防的资料、图片;
2、图画纸、彩笔
过程:
1、出示幼儿事先收集到的资料、图片。
2、互相交流、讨论图片中的内容。了解消防员的工作装备和工作对象。
于佳欣:我知道消防员戴的面具,可以防火;
张雨童:不对,那是头盔,还有氧气罩;
全英男:消防员还要穿防水衣,那个衣服还能防火呢;
栾希杰:消防员救火时用水管灭火,还有云梯;
李末男:还有灭火的灭火器;
安旭:消防员还要穿水鞋,戴着防火大手套;
孙云昊:穿消防衣可以避开火,好去救人;
王治青:要是没有这些衣服,消防员也会被烧死的。
朱心然:要是有人中毒了(煤气)消防员也去救它们。
张雨童:山塌下来了消防员也要去救,用一个测试器就能测到。
姜瑰国:消防员还往大道上洒东西清理道路,(有污染的物体用石灰稀释)
张文婷:我爸爸说:“5.7”空难时消防也去帮忙打捞;
3、请幼儿为自己设计一套安全的消防设备。
4、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动2:小组活动《着火了!怎么办?》
目的:
1、让幼儿掌握几种初期火情的处理方法。
2、学会在火情中的自我保护方法及逃生方法。
3、认识几个有关的公共标志。
准备:
1、录像机、《雪孩子》录像带;
2、请嘉宾(消防员)到班级来
过程:
1、请幼儿看录像《雪孩子》中着火的那一部分。
2、讨论:着火了!怎么办?
韩文苑:拿水把火弄灭;
孙云昊:着火了,赶快往外跑;
李末男:用时的东西捂着嘴往外跑;
王婵:用布把门缝堵上;
栾希杰:用湿的东西把火盖住,它就自己灭了(窒息使火灭掉);
王博:就是把着火周围的东西都清理干净,火就自己灭了;
孙英男:打119报警,用锤子把玻璃打碎,拿出灭火器(消防拴)灭火。
3、认识几个有关的公共标志,知道在火情中要结合一些标志进行逃生。
4、嘉宾(消防员)给幼儿讲解在火情中要怎样做?并演示消防栓的启动方法。
活动延伸:在区域中请幼儿尝试着动手做实验:如何使火熄灭?
活动3:小组活动《火》
目的:
1、知道火的益处与危害。
2、学会设计简单的安全标志。提高幼儿的防火意识。
3、教育幼儿从小不玩火。
准备:图画纸、彩笔
过程:
1、讨论:火到底是好还是坏?知道火的益处与危害。
陈意茹:火能做饭;
盛思文:火还能烤羊肉串;
李呸东:火还能点蜡烛,还能取暖;
周昱璇:蜡烛光还能照亮呢;
张雨童:火能把房子烧了;
程彦淇:火还能把人烧死;
姜敏:火还能把树给烧死;
王婵:火能把房子烧了,还能爆炸呢。
2、找一找周围能引起火情的东西,教育幼儿从小不玩火,有防火意识。
于佳欣:告诉爸爸不要乱扔烟头;
全英男:不再有易燃物的地方放鞭炮,点火玩;
李末男:还要把煤气给关好;
程彦淇:还不能乱倒垃圾,那也能着火;
栾希杰:小孩不能玩火。
3、学会设计简单的安全标志,来提醒别人注意,加强安全宣传。
4、共同将设计好的标志,布置成美丽的安全海报。
活动4:小组活动《我做消防员》
目的:
1、通过游戏巩固对消防员的工作流程。
2、通过游戏掌握逃生路线与自救方法。
准备:
1、事先请有条件的家长带幼儿去参观消防局;
2、游戏场地
过程:请去过消防局的幼儿介绍那里的环境。
为此设计了三种游戏,游戏由浅入深的进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