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范文网 >心得体会

观红色通缉心得体会5篇

只有切身经历后所写的心得体会才会更具有感染力,优秀的心得体会会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红色通缉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红色通缉心得体会5篇

观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1

虽然自己不是想看这类内容,在不经意间,还是作为第三方看到,的确也看到了国家对贪污外逃一查到底的决心。

最脸熟的算是开平那个贪污二十亿的那个行长,那个年代,普通员工的工资不过500到1000,二十亿,厉害了。

看看一个个被播出来的角色,有男有女,却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1.首先是位高,刚刚说了,那个年代一般的市井p民工资不过500,这个数量的金额,听的都觉得,得有个几百年不吃不喝的努力工作才有机会看到这个金额

2.权重,位子高不一定能贪腐,权重就厉害了,想办事,人家一句话就能让你跑断腿,也能一句话,让你轻松过关,这类的人,周围要表达敬仰之情的人基本是不需要赘述的。

3.学历和资历,众所周知,很多相关单位,对人员的要求不断在提升,提升文化素质,和知识相关单位的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提升,工作年限也在上升,有学历有工作经验,那都是人才。

看到这里,难免会觉得,都已经3有了,很多人上面有2个都不错了,为什么现在这些人如此狼狈又身陷囹吾?常听到的一句口号叫做,把权力放进笼子里,总在想,笼子是什么,确定这个笼子不会和里面的老虎串通一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京的吉娃娃,

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谁贪,司法部门却不之道,这个还真是个不小的讽刺,不过也不能怪司法,毕竟司法的人员敢和相关部门的人员对着来吗?最有趣的应该是信访办,直接设置在相关单位的门口,虽然有相关的工作条例限制,不过你确定第一手的信息不会泄露给相关人员吗?所以,我们才能在某些报道中看到,有人拍下给相关官员送礼的视频,被相关部门逮捕,罪名是侵犯他人隐私权。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封建社会下,几乎每过2的一次社会动乱,实证了人治是动乱的起因,以德治国简直就是个笑话,中国在开始璀璨文明的时候某些西方国家甚至还处在蛮荒时代,然为什么西方却没有每200年发生社会动乱,是在是我们需要好好考察的。法制社会之所以被人治社会更文明,因为一切都有了规矩,法律的权威最高,一切都在这之下,从而结束了一个人的判断影响整个国家,一个人的道德,危及整个民族,因为人人都在法律的规范之下,所以今天再看红色通缉的时候,只是觉得,这真是一个文明国家会出现的情况吗?再看所谓的交警骑车闯红灯,就感觉如出一辙,一回事。所以,“我爸是李刚”真是一个人人不喜欢却真实的道理,法律之下乃是p民,法律之上,乃是法律的执行者和制定者,这样的法律,要来何用,不过是另一种人治而已。

观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2

近日,反映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五集纪实专题片《红色通缉》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揭秘海外追逃追赃故事,充分彰显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成效与影响,吸引各界关注,好评如潮。

?红色通缉》的播出告诫我们:海外绝不是避罪天堂。自党的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标本兼治,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老虎”、“苍蝇”一起打,持之以恒纠“四风”,狠抓作风建设,整肃党风政风,反腐力度之大、震慑之强。无论职务多高,无论逃到天涯海角,终究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境外不是避罪天堂,更不是享乐的“世外桃源”,背弃了自己的祖国,又怎么会得到他国的庇护。

反腐倡廉,惩恶扬善永远在路上。在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下,犯罪分子必将绳之以法,而浩瀚的中华官海也终有清本溯源、水清河晏的一天。

观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3

孤掌难鸣!反腐败国际追赃追逃离不开各国之间的通力合作。中国反腐败国际追赃追逃工作的生动实践,再次印证了那个老理:得道多助。

五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纪实片《红色通缉》一经播出,立即吸引了众多的眼球。高潮迭起的案件情节、极具冲击力的实景切换、当事人的现身说法、执法人员的幕后揭秘,让这部纪实片成为岁末年尾荧屏上又一道精神文化大餐,不少网友纷纷点赞:靓眼!围追堵截,惊心动魄,片中追逃工作人员千方百计与腐败分子周旋、对峙、较量,用信念、智慧和毅力一点点瓦解外逃分子心理防线,故事情节甚至比谍战片还要吸引人。

点赞之余,更多人试图解码:中国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为什么能?答案并不深奥,因为我们不是在单打独斗,而是一直在携手合作。

唯有正义,方能“得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这一场正义战争,从一开始就占据了国际道义的制高点,也注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____年以来,我国综合运用引渡、遣返、劝返、异地追诉等多种方式,从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追回5000多名腐败外逃人员,其中百名红通人员就有56人,追回赃款100多亿元。品读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人们不仅感受到党中央将反腐败国际追赃追逃工作进行到底的决心,也坚信,有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通力合作,赢得这场战争的彻底胜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事实一再证明:海外不是法外,触犯公怒,无论走到哪儿,必是人人喊打!正如百名红通第39号付耀波讲的那样:“认为自己给自己筑成了一个铜墙铁壁,可以这么说,在国家的面前,真的是太脆弱了,不堪一击。”

早日归来吧!

观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4

有句几乎人人皆知的古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句本来是在古代战争中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时候,为了保全自己而采用的战术。后来被一些人活学活用,用来逃避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句在战争中被累次使用,并产生较好效果的名言,后来变成人们在生活中处理一些难事的智慧。但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是对所有事情都适用的,比如逃往国外的腐败分子。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正在央视首播,刚播出就给所有人一个很深刻的警示:天下没有避罪天堂,逃跑是没有用的。

在第一集《引领》中,2003年4月出逃的xx省建设厅原副厅长、百名红通头号嫌犯杨秀珠首先出场现身说法,这位外逃13年零7个月,曾经扬言“死也要死在美国”的腐败分子说:“在外面,这个苦楚,你们在国内的是领受不到,我们在外边的是知道的。”

就算她后来潜逃到被好多人认为是中国贪腐官员“避罪天堂”的美国后,杨秀珠也基本上是在监狱度过的。回国自首后,杨秀珠由衷地告诫外逃贪官:“逃忘的人抓紧回来,没有必要了。反正一个事情,该认的罪就认。”

与杨秀珠出逃遭遇相似的还有侵占公司1.8亿元人民币,2001年11月潜逃的吉林通化金马药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闫永明和与他人相互勾结掩护,贪腐挪用4.85亿美元银行资金,2001年10月外逃的中国银行广东省开平支行原行长徐超凡等人,这些外逃贪官掳走巨额资金,本想找个“避罪天堂”享受这些不义之财,但最终还是没有过上他们想过的幸福生活,相反如丧家之犬过上了担惊受怕的日子。

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是一部断送腐败分子最后梦想的警示教育片,他告诫所有党员干部,走正道才是安分,清正廉洁才是幸福。也告诫所有腐败分子,不要心存幻想,世上没有避罪天堂,逃跑只能自断后路。

观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5

?红色通缉》是一部反映全面从严治党的纪实专题片,影片通过不同的真实案例,通过当事人现身说法,来讲述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故事。通过观看此影片,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党中央“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更深刻地体会到国家的日益强大和繁荣。

影片中的外逃腐败分子在绳之于法后,痛心疾首的忏悔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如果当时主动向组织坦白和交代问题,一定会得到宽大处理,选择潜逃是错上加错。在异国的日子,有苦无处说,有家不能回,有病不会看,过着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生活。都说美国是‘天堂’,现在我才知道,中国才是自己真正的家。逃亡的日子不好过,总归是回家好。”甚至扬言“死也在美国”的“红通一号”杨秀珠,自首忏悔说“对还在逃的人士讲一句,千万快回来!别再耽误时间了。”一句句忏悔,道出了外逃人员心声,归案人员追悔莫及。外逃并不自由,外逃并不安全,整天过着生不如死,恐慌不安的痛苦生活。自首才是唯一出路,如此现身说法,真可谓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发聋振聩,警示后人。

看完《红色通缉》后,我思考了很久,现在的工作、生活,幸福感很强了,更多的是应该回报社会,懂得感恩;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明底线,知敬畏,保持廉洁自律、服务于民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观思政课心得体会5篇

观阅兵后心得体会5篇

观设计展心得体会参考5篇

观阅兵后心得体会参考5篇

观高效课堂心得体会推荐5篇

榜样5观心得体会参考7篇

榜样5观心得体会最新6篇

观国庆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观体育锻炼的心得体会5篇

观美术课心得体会参考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65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