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我们对故事的内涵产生了深刻的读后感,这本书让我们有了许多强烈的读后感,以下是二十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嫌疑人x读后感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嫌疑人x读后感篇1
终于看完了,一开始很是诧异,为什么作者在开篇就详细叙述了杀人的过程,而把找出凶手的活动放在这之后,也很是奇怪为什么靖子的不在场证明如此暧昧,杀人的那天她明明没有去做那些事情,为什么能够提出那些证据,而且那些证据既能够证明她当时不在案发现场却又显得不够充分,为什么凶手把尸体毁了容甚至烧毁了指纹却又留下很明显的可以证明死者身份的证据,随着案件的进展,这些疑问也随着汤川学的思考越来越明晰,这些都是为什么,为什么最后石神去自首的时候他的自白显得如此无懈可击,好像整件事情就是他做得一样,但是杀人的明明就是靖子不是他啊,直到最后汤川学揭露真相的时候,我震惊了,强烈的压抑感向我袭来,他居然为了袒护她而去杀了另外一个人,伪造了死者的身份,让所有人都以为死掉的是靖子的前夫富坚,但其实不是,这只是一个游民,他在靖子杀死富坚第二天杀死了这个可怜的人,从而延后了死亡时间,为靖子制造了不在场证明,当警察围绕着靖子展开调查的时候其实已经掉入了他的陷阱,因为发现的尸体根本就不是富坚,死者根本就是石神杀的,和靖子没有任何关系,而被靖子杀掉的富坚早已被肢解后扔到了其他地方,警方对靖子的调查越深入越能发现靖子与命案无关。多么高明的手法,不愧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数学天才,设计得如此巧妙,就连最后自首的自白都如此完美,完全撇清了靖子与此案的关系。
他做这么多,只是因为他爱她,她在他生无所恋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从此成为他的劫。他愿意用生命去守护她,发现她杀了人,他立刻出现,并想出了一套掩盖靖子罪行的方案,甚至当时就做好了必要时替靖子领罪的打算,为了实现这个方案,为了防止自己临阵脱逃,他把自己拉下水了,他杀了另外一个人,从而形成了一套完美的方案,而这个方案的前提就是必要时他去领罪。他做了这么多,所要的却是如此简单,一句简短的问候都让他心花怒放,他在最后指示靖子回答警察提问的信件最后留下这样一段话:“工藤邦明先生似乎是个诚实可靠的人,和他结婚,你和美里获得幸福的几率应该比较大。请把我完全忘记。请不要有罪恶感。因为如果你过得不幸福,我的行为将完全成为徒劳。”他用生命去坦护她,却不要求她记得他,只是希望她能够过得幸福。这爱如此深刻,她又怎么承受得起?石神的作为让我想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那个“陌生女人”,同样都是为自己的爱人付出了一切,爱人却对他们毫不在意,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相比之下,石神的爱更让人痛心,女人好歹在生命的最后给自己的爱人写了一封信,袒露了自己的爱意,让爱人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深深地爱过他,而石神到最后都没想过要像靖子坦白自己做过什么,他把对靖子的爱压在心里,从没表露过,要不是汤川学告诉靖子真相,他对她深沉的爱只会永远湮没在他的心里。
看到最后真相被揭露的一刻,以前看柯南时走过的疑问再次浮现:真相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费尽千辛万苦挖掘出了真相就真的会让人满意吗?石神就算是死,也不愿这个事实被揭晓的吧。他以为没人会发现真相,可是同样作为天才的汤川学发现了石神的计划,作为天才,他们心心相惜,可是作为男人,汤川学不懂石神,他不懂石神对靖子的爱,这种爱,可以让石神心甘情愿走向毁灭。汤川学不懂,他只是在寻找真相,尽管这个真相也让他痛苦不堪,他还是选择了这个真相,他知道石神是宁死也不会让靖子知道事实的,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向靖子说出真相,让靖子做出最终的选择。当石神碰到前去自首的靖子时,当他发现自己的一切努力化为泡影,自己深爱的人最终也免不了牢狱之灾时,他悲痛欲绝,“他正在呕出自己的灵魂”,我宁愿靖子不知道真相,宁愿靖子只是认为石神在替自己顶罪而不知道石神为了她如此付出,这样,她也许可以投入工藤的怀抱,获得工藤给予的幸福,这样,石神的心血至少没有白费,至少他深爱的人如他所希望的那样获得了幸福,那么,身在牢房之中的他应该也会很幸福的吧。可是,这一切被汤川学打破了,知道真相的靖子怎么可能心安理得得接受石神的付出,她的女儿美里也试图自杀来摆脱心中的煎熬。最终,靖子自首了,石神精心策划的一切都灰飞烟灭,“他正在呕出自己的灵魂”。
东野圭吾,《白夜行》把我带入他的王国,从此恋恋不能忘。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推理,更能挖掘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某个前提下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但是这个前提却让人很痛心,看完他的作品,内心总是百感交集,会想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会更好,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出现这样的前提又显得很必然,一切悲剧都是命中注定,逃不开,躲不过,该有此一劫。《白夜行》是恋童癖引发的悲剧,《嫌疑犯x的献身》则源于石神对靖子那毁灭性的爱。看似很残忍,很不可思议,但是细细一想,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境地,也会有同样的举动,深入骨髓的爱与恨都足以让人走向毁灭。
单从推理小说来看,东野圭吾的作品也是很出彩的,他的作品很精细,书中的任何一个情节,在当时看来貌似和其他小说一样只是为了凑字数而产生的,但是看到后面的某个情节时会猛然想到前面曾出现过的某个情节,二者联系起来,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件事情是这样的。他书中的话语,多了显得罗嗦,少了又不够,就像是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每一刀都恰到好处。读者可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作用自己的智慧联系前后出现的各种情节自己去推理出一个正确答案,而且作者也不会把所有的真相合盘托出,很多事实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因此看他的小说有很强的带入感,能真正体会到推理小说的奇妙之处。而同样出名的推理小说家阿加沙-克里斯蒂就显得逊色许多,阿的作品,多以对话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而且看他的作品唯一的乐趣就在于知道真相的那一刻,看前面的那么多内容仅仅是因为它们在那里,可以让我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案子,这件案子中出现了些什么人,仅此而已,他的作品,在真相出来之前虽然也提供了很多信息,但那些信息杂乱无章,与真相没有任何关系,感觉他提供那么多信息完全是为了凑字数,因为他不可能一发生命案马上就告诉读者凶手是谁。看他的小说,总是游离在情节之外,只是希望快点结束,我要知道真相。阿的作品,真相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凶手的发现,在于他与命案有些某种特殊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之前的叙述中完全没有提及,就连暗示都没有,就是一个侦探问完所有涉案人员后就自己推导出真相,然后才发现,啊,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因为有这层关系的存在,命案的发生显得理所应当,但是所有案件的动机只有两个:图财,害命。看完阿的作品,除了在知道真相的时候感到很惊喜外,别无他想。
曾经觉得阿相当出色,因为他设计的结局完全出乎意料,让人惊喜不断,但是看了东野圭吾我才觉得真正的推理小说就应该像这样,作者提供线索,让读者自己去推理。而且东野圭吾作品中关于人类情感的表达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嫌疑人x读后感篇2
起初献身这两个字我理解为最后石神一定会出来顶罪,说是基于爱情或者说对靖子小姐的爱实在难以置信解释起来也很牵强,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看到逐渐露出水面的真相,接着看到那封自白信中那样描述道:“工藤邦明先生是个诚实可靠的人。和他结婚,你和美里获得幸福的几率较高。把我完全忘记,不要有任何负罪感。如果你过得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才是徒劳。”
按照石神的指示避开了警察,洗清了一次次的嫌疑,逃开了审判,但明白真相之后再看到写封信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我也为之泪目。“她看了又看,再次落泪。 她从未遇到过这么深的爱情,不,她连这世上有这种深情都一无所知。石神面无表情的背后,竟藏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爱。”
我以为石神只会嫉妒会感到靖子小姐和别人在一起是背叛,却没想到,唯独没有想到他会宽容会原谅会祝福会安排好这样利于她的后路。
只是可惜,靖子母女仍心存良知,靖子之前或许愿意接受工藤的求婚,但知道真相之后的她却无法面对良心的谴责,因为之前一无所知,所以才能想着去跟别人谈情说爱,因为一无所知才能心安理得的幸福啊。
不喜欢靖子,但无法否认她最后终于做了不聪明却正确的事情。虽然石神计划失败了,但是失败不在于靖子的自首而在于汤川为他所做的事情。
嫌疑人x读后感篇3
结局意外,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无意之间你就进入了他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可能是不痛不痒的过客,也可能令人此生无法释怀。
(以下含剧透)
如果没有遇到她,他可能仍然对生活死心,不知道为何而活,而选择死亡。遇到她,与其说最后还是选择了死亡,不如说这段时间最大程度上地延伸了他生命的长度,感受到理性之外人间情愫带来的喜悦兴奋,发现几十年的生活中那些从来没有感受到的快乐。
当自己所珍视的人处于险境,用自己的本领,严密的数学逻辑,保护此生最重要的人。对于自己得不到她这件事,他有自知之明,既然得不到也仍然用心去守护,给她幸福的归宿,这样的爱,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做得到,一般的男女之爱大多都是双方彼此需要,渴求回报的吧。
对于那个无辜的“技师”,我想在开头的时候就能猜出来,必定和结局有某种联系,作者不会浪费笔墨重复描述这样的环境,除了烘托出主人公的心境,也是为结局埋下伏笔。每个人都有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的权利,只是时间和契机的问题,不是因为他在别人的眼里多么地没有价值就可以轻视。这是全书中我唯一不认可的情节设置。齿轮的利用只是从石神的角度出发而谈,无辜的流民并不认可。罢了,故事已经足够精彩,值得品味。
嫌疑人x读后感篇4
这本书包涵了太多太多的情感,有时我在想石神对婧子这种刻骨的爱在这世上真的是存在的吗,或许是我从一开始就低估了爱的力量。
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石神为婧子母女俩幸福而不惜背上“杀人犯”和“变态跟踪狂”罪名,不清楚从哪一个情节开始就觉得那一具被毁了容的尸体并不是富樫,大概是婧子和美里在警察次次追问下还表现的如此淡定的时候。
石神的自首或许就是为保护婧子的最后一张王牌了,但是让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是婧子会把事情的所有真相都说出来,或许对婧子来说说出真相是她最合理的解脱了,她没有办法背着让石神一生在牢狱里度过还能幸福生活下去。结尾石神的一吼,又有谁能体会他当时内心的绝望,着实的让人心疼啊。
实在是佩服石神缜密的逻辑思维,汤川的洞察能力和推理能力,两个高手之间的较量让整本书更加的有味道。
嫌疑人x读后感篇5
看书的时候,疑问有三:
其一,为什么要把尸体放在能轻易找到的地方?后边的那种方法也更加可靠、更难让警方发现她前夫的死亡吗?就算警察发现有人失踪了,会联系到她,也只能是很长时间之后的事了吧,因为首先没人报案,旅店老板也说因为客人付了钱所以就没在意,并且也不会因为一个客人不辞而别而报案吧?就算报案,警察会知道是她前夫这个人失踪了,那么首先也不能确定其死亡,相信也不会大力搜查盘问之类的,其次就算计算时间,问起那两天的事情,这个可以再制造其他证据吧。只要证明没和前夫在一起呆在一起就好了吧?
其二,为何自行车上和行李箱上强行留指纹让警方来发现死者身份?这点在后来的阅读中明白了过来,也就是p≠np了吧,走别人给出的方向永远比自己发现方向简单,幸而汤川及时发现了这一盲区,忽然想到一句话,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另外警察确定死者身份的方法也略简单了些吧?仅仅是指纹和房间登记的信息吗?这个是不是略草率了?亦或者是这个盲区真的大到不需要去验证了?
其三,为何靖子母女始终没有漏出破绽?这点我一直很怀疑?一直能按照对其部署的道路去行走,即使如真相所显示,但是她们也是真的杀了人的,这需要多好的演技以及多么强大的内心下才能没有在面对警察的质问下不漏出一点马脚?石神怕让靖子母女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吗?但是既然杀了人就无法摆脱这个现实了吧。
作者埋下了种种伏笔,可惜个人阅读没有过多思考我们也在作者的引诱下一步一步的读完了这本书,不得不说,的确是盲点,剧情之反转令人惊叹,不知不觉陷入了作者的引诱之中,看到了这个理论,而又继续在这个盲区中走了下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顾观后感模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