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范文网 >心得体会

镇扶贫心得体会8篇

只有用认真严谨的态度我们才会写出令人满意的心得,通过长时间的思考,我们才能在写心得的时候保持更理性的态度,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镇扶贫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镇扶贫心得体会8篇

镇扶贫心得体会篇1

小郭同志的扶贫日记

大家好,我是小郭,是2019年选调生,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有一个参与扶贫工作的梦想,终于在去年底得以实现,在组织的安排下,我去到了四川省荣县旭阳镇大井村担任第一书记,自此我也养成了写扶贫工作日记的习惯,用日记记录工作的同时也记录着我的成长与变化。

2019年11月30日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今天,是我第一次下村,虽然还未正式出文,但在收到拟任通知后,我便已经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联系村干部开展贫困户入户工作,计划在今年省检前走完全村39户贫困户。

天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正式踏上了扶贫之路,村子里路况复杂,户与户之间距离大多较远,基本上需要靠步行入户。为了尽快全覆盖走访,熟悉贫困户情况,我们全程都在争分夺秒,整个节奏拉得很快,一路上都在小跑,入户后也只是简单自我介绍和寒暄两句,不知道具体要看什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这样迷迷糊糊度过了我的第一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发现自己从鞋子到屁股都沾满了泥巴,袜子也早已湿透,算了一下今天从早到晚总计走访了12户贫困户,看着微信提示步数排名第一,想着入户任务即将过半,心里还是有满满的收获感。但是当我睡前躺在床上的时候,却只觉得脑海一片空白,今天去看了哪些贫困户?都长什么样子?他们家几口人?是走的哪条路?很显然,一想到这些只觉得头晕晕的,一点也记不清了。

2020年1月31日阴患难见“真情”

新型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年三十晚我便回到了工作岗位,每日下村开展走访摸排、点位宣传等工作。

今天一大早,便听说贫困户张阿姨的侄子从外省务工回来了,我这一颗心顿时就提到了嗓子眼,立马联系村上把她侄子纳入跟踪监测对象,并通知村医生陪同入户了解情况、测量体温、宣传知识等,临走前发现张阿姨口罩没戴好,我便上前帮她拉开重新整理了一下,她嘴里满是感谢,再三叮嘱后我便离去了。

回家后,我将今天的经历告诉了好朋友,她说道:“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你还要每天去排查不害怕吗?有感染风险的人你不是应该离得越远越好吗?怎么还跑人家家里去。”这番话也着实让我思考了一番,回忆这几天以来,不能说完全没有疲惫和害怕,更多的却是一种责任和牵挂,从充满稚气的学生到工作半年的干部,改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过去我或许还能选择躲在家中岁月静好,而现在我却更想选择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畏难时刻豁出去,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共克时艰方才心安。至此,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感知到了自己对群众的真情,我想,我也会一直饱含着这份真情继续走下去。

2020年4月9日晴人生难得几回闻

今天下午,趁着好天气,特地抽空走访距离较远的罗叔叔家,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刚到就正好遇见黄阿姨准备上坡摘樱桃,我连忙拿上工具说要跟她一起去,说实话,作为城里娃,这还真是我第一次摘樱桃,不知道高处的樱桃可以用钩子,也不知道要连着枝叶一起摘才能保存更久,一下午虽然没帮上什么忙,但也说说笑笑了解了不少近况。

临走前,黄阿姨拉着我说道:“我特别想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帮助,早就想写感谢信但我又写不来,我想唱一首歌送给你表示感谢好吗?”说罢,黄阿姨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便唱了起来,我望着她眼里的泪光,感觉鼻子酸酸的,可以说每一句都唱在了调上,唱在我心里,令我备受感动和鼓舞,此情此景,可以说是终身难忘了。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驻村工作近半年时间,也更加让我体会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劳作会换来成熟的果实,不懈的努力也定将会迎来群众的认可。

时光荏苒,转眼间参与扶贫工作已半年,翻开我的扶贫日记,发现自己的心态、工作方式等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每一次下村扶贫的过程,都是我不断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有所经历才能有所收获。“出水才见两腿泥”,扶贫工作绝不仅是嘴上说说,而是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去做的,我们扶贫干部要迈开步子、沉下性子、俯下身子、扎根基层,要当好政策“宣传员”、致富“分析员”、扶贫“服务员”,让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切实落地,共同为打赢脱贫攻坚这一伟大战役贡献一份个人力量。

镇扶贫心得体会篇2

心得体会

抓住机遇谋发展,关键在人的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提高扶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二是强化业务能力与素质的锻炼,不断深入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掌握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扶贫工作决策者提供可靠信息,为确实贫困者提供最合理的扶持。

三是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扶贫工作者的作风尤其要踏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走村串户,把好事做好、做实。扶贫工作面对的是最困难、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是要清政廉洁,克己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注意自身形象,常修从政之德,常知贪腐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身可危而志不可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不傲物,贫不易志。从平时抓起,从点滴做起,做到依法行政,清白做人。

镇扶贫心得体会篇3

二、精准选人机制,提高带动能力

精准化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化选人。现在有些地方是因为选人不正确,下派到贫困地区后没有认真分析当地贫困原因,没有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下派干部存在应付思想。而对于某些有至于帮扶脱贫的干部因没有将其优势特长发挥出来而空有抱负,比如要将党性强、熟悉党务的干部选派到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地方,把熟悉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选派到发展滞后的地方,把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选派到矛盾纠纷多,热点难点问题多的地方,让下派干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当地贫困症结。此外,对于下派干部要实施实绩考核,细化考核内容,考核优秀的干部进行重用提拔,不合格的重新选派或延长选派时期。

三、深入联系群众,突出精准帮扶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当然,扶贫工作更是要求全党全社会能够从根本上做到精准,帮助贫困群众。在开展工作中,要深入群众,多跑腿,多入户,多思考,真心实意地为贫困户着想。此外,还可以适时开展各项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接受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工作技能;对于有意向外出就业人员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帮忙联系对方单位已增加就业机会,进而增加收入。

镇扶贫心得体会篇4

“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恒定的规律。在脱贫攻坚中也是如此,要想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就离不开高标准、严要求把控攻坚中的脱贫“量”,包括“存量”“增量”“变量”,必须靶心不变,精准施力,下足“绣花功”,才能夺取“全胜利”。

巩固脱贫成效,稳固脱贫“存量”。经过前期的艰辛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在脱贫攻坚最后的冲刺阶段,前期的成效就是决胜的最大底气。因此,一定要把巩固脱贫成效,稳住已脱贫量,是取得脱贫攻坚全胜利的重要要求。要继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抓好就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鼓励复工复产企业根据岗位要求,优先招用贫困群众,全力稳岗拓岗;要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因地制宜,依托自然资源、电商资源、文化资源,曾强本土产业特色性,发挥“培育一批主体、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产业效应;要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快解决移民搬迁群体的产业、就业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啃下“硬骨头”,攻克脱贫“增量”。攻坚脱贫面临的巨大任务很挑战,关键就在于要攻破深度贫困地区堡垒。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地区是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是赢得脱贫攻坚全胜利的关键任务。即使疫情期间,脱贫攻坚的难度加大,依然要毫不松懈“两手抓”“两手硬”。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推动低风险地区的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要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要聚焦特殊困难群众,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用政策为贫困群众兜底;要精准盯防重点乡村、重点人员、重点项目,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弱项、抓整改,攻克“增量”。

建立预警机制,警惕脱贫“变量”。脱贫攻坚会出现各种返贫情况,或是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后遗症”,或是因病返贫、因意外返贫等。为了确保攻坚脱贫全胜利,对这些脱贫“变量”也要高度警惕,坚决“清死角”“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严把“退出关”,通过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协调联动,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验,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做好返贫人口风险评估和动态监测,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早帮扶。特别是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助力其走得更好、走得更稳。

打好“组合拳”对脱贫攻坚各种“量”严格把控、精准施策,一定能够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实现“高质量”全脱贫。

镇扶贫心得体会篇5

什么是幸福?农民说,幸福是丰收;学者说,幸福是学术研究有新突破;教师说,幸福是学生快乐地学习、成长;领导说,幸福是团队上下一心,工作有成效。人民幸福是根本!同时,xx大报告也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为政者要以群众之需为重。“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俯下身子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这首诗也阐述了为官之理,不论身处何地,身兼何职,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老百姓。

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

扶贫济困,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和国家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贫困问题,要么帮助他们掌握专业技术,要么为他们带来长久的就业机会,要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发展机遇,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各级政府在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还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加强部门间的有效配合,尤其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加强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建设。

新时代,新目标。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心系群众,为民造福。 广大党员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在扶贫济困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洒阳光。

镇扶贫心得体会篇6

二是强化业务本事与素质的锻炼,不断深入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掌握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扶贫工作决策者供给可靠信息,为确实贫困者供给最合理的扶持。

三是培养扎实的工作作风,扶贫工作者的作风尤其要踏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走村串户,把好事做好、做实。扶贫工作应对的是最困难、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是要清政廉洁,克己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注意自身形象,常修从政之德,常知贪腐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身可危而志不可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不傲物,贫不易志。从平时抓起,从点滴做起,做到依法行政,清白做人。

镇扶贫心得体会篇7

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闯劲破旧立新。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喀斯特和岩溶山区,这些地方“草帽能盖地”“望天吃水”“一里挂九梯”……种种都戳中脱贫的痛点,除却已知之难,更有不测之困,但环江干部却迎难而上,探索新道。广大党员干部也要经得起考验,敢于吃螃蟹,落实扶智和扶志,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敢于涉险滩,持续推进产业和就业,坚决破解群众生活困难的难题;敢于破藩篱,积极培育本土“头雁”、能人,确保从“里子”“根子”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敢于担责任,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儿,真真正正为贫困群众蹚出一条新路。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久久为功。毛南乡发生沧桑巨变,归根到底是广大党员干部凭借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坚持以上率下、上行下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才在攻坚拔寨中发挥最大功效,将“娄山关”“腊子口”一一拿下。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关头,越来不得半点松懈,“表格式扶贫”迟早露出马脚,“拔苗式扶贫”只能掩耳盗铃。想要保证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党员干部必须要继续发挥燕子垒窝、蚂蚁啃骨、老牛爬坡的韧劲,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镇扶贫心得体会篇8

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攻坚意识、传导责任压力、细化工作措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冲刺决战,坚决打好最后歼灭战,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从来不止是口号和数字,而是千千万万个“与我有关”的故事,吃得上自来水,上得了学,开垦得了贫瘠的土地,也翻得过险峻的大山。精准扶贫,不仅是不再靠天吃饭,而是走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5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减少了153个。让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确定的庄严目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扶贫调研工作报告8篇

双千扶贫工作总结通用8篇

镇级扶贫工作总结8篇

镇级扶贫工作总结优质8篇

点对点扶贫工作计划参考8篇

学校扶贫工作总结模板8篇

2024村扶贫调研报告推荐8篇

县扶贫季度工作总结8篇

2023的扶贫工作总结参考8篇

镇防汛救灾事迹材料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96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