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范文网 >心得体会

观张桂梅心得体会优秀6篇

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写体会的机会,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大家要知道富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才能得到读者们的认可的,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观张桂梅心得体会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张桂梅心得体会优秀6篇

观张桂梅心得体会篇1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学习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云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昆明举办“张桂梅思政大讲堂”首场报告会。9月1日下午14:30,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组织全校师生集中观看“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第一讲《信仰的力量》,主讲人张桂梅老师讲述了创办女子高中的坎坷经历和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张桂梅和女高的老师们带领学生读党史、诵经典、讲述革命英雄故事传说,让学生们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触摸信仰的温度,懂得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张桂梅老师把共产主义信仰教育放到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报告会上,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予波同志作了发言,他说,《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将作为全省上下办好、教好、学好思政课的最生动材料。去引导学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通过邀请先进模范人物、知名专家学者上讲台,以先进事例感染学生,以透彻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打造全省思政教育第一金课,使大讲堂成为一个导向、一个标杆、一种激励。

观张桂梅心得体会篇2

说到奉献,你会想到谁?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她坚守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愿做一名有温度的“领路人”。

在思想上,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忘“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工作中,她本着学校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坚定个人利益服从学校利益的信念,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工作;在生活里,她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她信仰以爱之名、用心育人,甘做一名有温度的“暖心人”。

华坪县的学生,有些是留守儿童,有些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甚至还有些是孤儿。为了做到特殊学生排查到位、困难学生帮扶及时,放学之后,她经常抽空去学生家里串串门,和家长拉拉家常,聊聊育儿经。一天天的接触,一户户的走访,她很快摸清了班里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了困难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己对工作的一腔热血,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无儿无女的她成了华坪儿童之家众多孤儿的妈妈。

她深感教育扶贫、责无旁贷,望做一名有温度的“扶智人”。

愿以寸心报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作为人民教师,我愿以张桂梅老师为楷模,一支粉笔传授知识,两袖清风呕心沥血,三尺讲台立德树人,四季耕耘无怨无悔,在清贫中收获纯真,在奉献中享受安乐。

观张桂梅心得体会篇3

作为同事,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办公室主任张晓峰见证了张桂梅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用理想信念筑梦育人的高尚情怀。

创办女高难,但是办好女高更难。华坪女高学生基础较差,成绩提升难。张桂梅提出:“必须让学生全部考上大学,而且要争取考上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教学目标,张晓峰数次劝她降低标准。可张桂梅坚决不同意,“我们办女高的目的,就是要用教育改变她们的命运,如果只是混个高中毕业证,就失去了办女高的意义。”

面对学校艰苦的条件和这个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建校不到半年,17名教职员工中就有9名相继辞职,但更让张桂梅挫败的是6名学生的离开。她一次次翻山越岭去学生家里做工作,把姑娘们往回捞,最后只捞回来两个,100名学生只剩下96名。

学生回来了老师却只剩下8个,学校教学难以为继。教育局提出分流学生到其他高中,学费全免。就在心灰意冷,准备交接资料时,张桂梅发现8位老师里有6名是党员。她一下来了底气,“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咱们6个都是党员,难道就这样把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给丢了吗?”“那你说怎么办?”“重温入党誓词,用入党的初心和信念,团结起来,用对党的忠诚和担当,克服一切困难,为党守好华坪女高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

张桂梅明白,要办好华坪女高,就必须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用理想信念为师生注入精神力量。而且,要求学生要苦学、老师要苦教,全校教职工要苦干。就这样,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华坪女高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建校来,高考本科上线率最高达到99%,综合上线率一直保持100%,帮助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

观张桂梅心得体会篇4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观张桂梅心得体会篇5

张桂梅在她收养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太多的不幸。不少孩子由于父母缺乏文化,从小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家庭也无法摆脱贫困。这使张桂梅悟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要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因此,她一直十分关注偏远贫困山区女童教育问题。她认为,偏远贫困地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的落后,而教育的落后又集中体现在女童受教育程度低。女童教育成为提高偏远贫困山区人口素质,改变贫困面貌的关键。基于这样想法,几年来,她致力于兴办一所贫困女子高中,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出席党的十七大期间,张桂梅不止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在中央人民广播网演播室,她接受了9岁小记者吴梓曼采访。小记者向她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魔法瓶,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张桂梅饱含深情地说:我有一个梦想,梦想让山里的孩子都有书读,梦想山里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看到十七大报告提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句话,张桂梅激动不已。她说:国家提出这样的教育发展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山里的孩子渴望知识,渴望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现在面临的困难还很大,需要全社会伸出援手,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山里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高中阶段的教育。

作为党代表出席党的十七大归来以后,张桂梅一边忙着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宣讲十七大精神,一边为兴办贫困女子高中、新建儿童之家"奔波。11月7日上午,在给全县的企业老总宣讲十七大精神时,张桂梅用自己亲历十七大的感受和一桩桩具体的事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老总们。一位煤矿老板激动地说:面对奉献两个字,我自愧不如。什么是奉献?在张老师身上就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不少老板表示,一定全力支持张桂梅,帮助她把爱的奉献延伸下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桂梅一直为之呼吁的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在十七大上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她苦苦追求的兴办贫困女子高中,也引起了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10月31日,丽江市已经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正式决定启动贫困女子高中建项目。现在,张桂梅的计划是面向丽江市的华坪、永胜、宁蒗、玉龙4个县的偏远山区招收4个班200名贫困女生,并于2008年3月,先招初三预备班,9月正式就读高中。

与此同时,长期借用华坪县福利院房子生活的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也即将拥有他们自己的新家。华坪县已落实3亩土地,并由县政府安排100万元,中海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100万元新建儿童之家。目前,这个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建设。据悉,新的儿童之家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张桂梅收养儿童的规模可以扩大到100人。到那时,可以有更多的儿童分享到她的母爱。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

观张桂梅心得体会篇6

低进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

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学生们报喜的短信把张桂梅的手机震得嗡嗡作响,但她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这一届,华坪女高159名学生参加高考,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姑娘们能考得更好。”张桂梅心有不甘。其实,这个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因为,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甚至中考分数远低于当地高中的最低录取线。低分进、高分出,高考成绩常年位居丽江市前茅,华坪女高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12年来,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27岁的陈法羽是其中之一。2009年,家境贫寒的陈法羽中考分数没过线,自费读高中一年要好几千元。“当时我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陈法羽说,实在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读书,回家种地。

后来听说华坪有一所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费用,陈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快跑来报名。在女高学习三年之后,陈法羽顺利考入云南警官学院,如今已成为丽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忆高中三年,陈法羽难忘校长的严厉与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张桂梅每天清晨都会陪着学生晨练;白天,几乎每节课她都会亲自查课;晚上,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里12点后查完宿舍才入睡。

“没有张老师的呕心沥血,就没有我们的命运转变。”陈法羽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张桂梅大讲堂心得体会7篇

2024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篇

张桂梅事迹材料推荐7篇

张桂梅事迹材料5篇

观榜样6心得体会通用6篇

观先烈事迹心得体会6篇

观榜样6心得体会8篇

观《镜鉴》心得体会6篇

观延安精神心得体会6篇

观榜样6心得体会推荐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46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