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面对不同的事情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我们可以写在心得中,大家在写心得之前,一定要对事情的发展经过做出分析,以下是二十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篇1
党的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明显加强,但是,党内政治生活仍然不严格存在的问题,基层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好人主义、自由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尚未根本杜绝。但是,七一前夕,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了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守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这样才能形成好的政治生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党内政治生活不严格存在的问题
党的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明显加强,但是,基层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好人主义、自由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尚未根本杜绝。具体表现如下:
普通党员党员意识淡薄。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缺失,在党不言党,在党不护党。参加政治学习被动应付,接受思想教育言不由衷,茶余饭后乐于发发段子、碰碰杯子、摇摇骰子,就是不学理念、不看文件、不钻政策。有的说话不讲党性,办事不讲原则,奉行好人主义哲学,只栽花,不栽刺。有的为了当干部、捞好处,千方百计钻进党的队伍,只讲党员权利,不讲党员义务,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有的党员干部政治方向迷失,崇尚西方政治模式,攻击国家政治体制,不论场合,不讲身份,信口开河,口无遮拦。有的党员干部工作唯上、唯利,不唯实,对上过捧,对下过哄。有的党员干部宁伤原则,不伤感情,面对不良风气不敢批评抵制,对不良现象不敢较真碰硬。有的党员干部喜欢打着同学会、校友会、同乡会等旗号拉小圈子、搞小派别,有的利用职权培植私人关系,扩张私人势力,将上下级间的同志关系异化为封建式的人身依附关系。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篇2
10月27日消息,xx届六中全会正在召开,今天傍晚时分,将有大!新!闻!按照惯例,会议公报将向社会公开。时隔36年,新修订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将审议通过并适时公布。
我们注意到,这几天各路媒体都在关注以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重要论述,同时也把目光聚焦到了36年前,也就是1980年2月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上。
那么,在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制定通过之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内政治生活是谁最先提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源头是什么?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是怎么逐渐形成的?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史料和研究文章,为您介绍党内政治生活之源。
党内政治生活源自古田会议决议
1920xx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了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古田会议,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ps:20xx年10月底,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再次在古田召开,再次强调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
毛泽东同志当时为古田会议决议起草了第一部分内容,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五篇,篇名叫《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五篇文章《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通读这篇6000多字的文章,我们发现,毛泽东同志列举了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和盲动主义残余等8个方面的错误倾向及其具体表现,深刻分析了各种错误倾向的根源,并且还挨个提出了纠正的办法。
在谈到如何纠正主观主义问题时,毛泽东提出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这一重要论断,在党内首次提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化,揭开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大幕,被党史学界认为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源头。
细读可以发现,我们党后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大都可以追根溯源到《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篇文献中,有关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些重要问题能够在这篇最早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的文献中找到清晰的答案。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20xx年9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xx届六中全会审议的文件,在这次会议的新闻稿中,有一小段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值得特别注意,包含一个根本遵循四个路线四个着力六有政治局面,这一小段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论述理应会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予以集中体现。我们摘录如下: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结合上述论述,回到刚刚提到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肇始之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篇文献中的不少提法和要求至今依然受用:
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明确提出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关于群众路线,《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说,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
关于民主集中制,强调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强调开会时要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
此外,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还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党内批评,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明确党内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同时要求教育党员懂得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不能搞非组织的批评;强调党内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这篇文献中的论断,与我们党随后提出的密切联系群众、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具有明显的逻辑关联。
正如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说,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
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即将审议通过并公布之际,审视36年前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重温87年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肇基之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或许能够更深刻地体会所说的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涵义。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马上公布,快快一条一条学习,一条一条领会,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篇3
党的xx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我们党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制度法规保障。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全会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调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按照《准则》要求,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开展起来。
我们党从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取得这样的成就靠什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靠的就是党坚强有力,靠的就是党紧紧依靠人民,靠的就是党有科学理论指导、有坚定理想信念、有严密组织体系、有铁的纪律,而这些又都同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历史经验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的领导就会坚强有力。
在新的长征路上,要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就必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的就是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全会强调的这一重要内容,指明的正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四个重点方向、一个总体目标。
如何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内容。强调,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纪律严明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党内民主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监督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这12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遵循。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篇4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1980年就出台《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本次全会全会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调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按照《准则》要求,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的开展起来。
在新的长征路上,要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就必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全会强调的这一重要内容,指明的正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四个重点方向、一个总体目标。
那么,如何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内容。强调,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纪律严明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党内民主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监督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这12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遵循。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篇5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习说过:“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从严治党,不严不足以惩腐,不严不足以治乱,不严不足以风清气正,不严不足以长治久安。全面从严治党效果如何,一个“严”字见分晓。
立“严规”。国有国法,党有党规,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从严治党就得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不守规矩,就会乱了方寸。新出台的《准则》和《条例》坚持以党章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纪律和道德要求,开列了负面清单,划出了不可触摸的底线,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非标准,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定“严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所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从严治党的关键。靠制度管党,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关键少数”,才靠得住。编织好“制度的笼子”,是从严治党的前提。建章立制就是防,防患于未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制度在先,招呼在前,靠制度切实筑起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防火墙”。要敬畏、坚守制度的刚性,始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不因人因事一会儿紧一会儿松,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严“律己”。“从严治党,关键管好自己”“管得严更要自身严”。从严治党贵在从严“律己”,老百姓常常用身边党员的质量来衡量整个组织的形象。从严治党是组织管理、外在制约,从严律己是自我约束、内在自觉。离开从严治党,从严律己就会缺少外力推动,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从严律己,从严治党就缺少内在支撑,变为无本之木。从严治党谁也不是局外人,尤其是当领导的,既有“律人”的任务,更有“律己”的责任,严于律己,以上率下,身教常常胜过言教。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篇6
党的以来,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突出强调地位作用,明确提出重点内容,深刻阐明思路方法,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党的以来,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突出强调了其地位作用,明确提出了重点内容,深刻阐明了思路方法,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三个深刻认识
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三个深刻认识的重要论断,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深刻认识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这就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概括的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可以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强调,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四自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首先,它具有教育功能,是锻炼党性的熔炉。其次,它具有净化功能,是解决党内矛盾问题的钥匙。再次,它具有凝聚功能,是加强党的团结统一的法宝。
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会使党的自身发展和党的事业遭受挫折。在这方面,我们党有过十分惨痛的教训,在党的历史上出现过两段党内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时期。一次是在大革命后期至遵义会议之前,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家长制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等问题,使党和革命事业蒙受严重损失;另一次是在反右斗争扩大化到文革结束,特别是十年文革,党内政治生活极不正常,党的组织、优良作风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党内政治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主流。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不严肃的现象比较普遍,形式化庸俗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出现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给党的事业、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个人带来严重危害。
明确重点内容
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指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要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
坚持党的四条路线是根本。1980年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下称《准则》)规定,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三十六年后,提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坚持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同样要坚持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之所以强调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一方面,是因为组织路线是实现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组织保证,只有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扎实推进组织建设、用好选人用人导向标,党内政治生活才会有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保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实现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只有激发活力,坚持开门评议,使普通党员群众参与进来,才能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群众基础,孕育健康政治生活的深厚土壤。另一方面,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软弱涣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脱离群众等问题,党内政治生活失去了组织保障和群众根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坚持两条路线,到坚持四条路线,反映了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思考、继承创新和丰富发展。
完善民主集中制是重点。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保障。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等问题。党的实践历程表明,民主集中制执行得好,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健康,党就团结统一、充满活力;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不健康,党内矛盾和问题就会滋生蔓延。
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取得明显成效,党内政治生活出现许多新气象,但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同时又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纪律为基本准绳。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和总规矩。党章明确了党员的八项义务、八项权利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六项基本条件,规定了我们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等原则性内容,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树立党章意识,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
以坚定四个自信为主线,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固本培元,用团结统一的共同思想基础凝心聚魂。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想信念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立场方向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自信者,人亦信之;自疑者,人亦疑之。只有全党同志真正坚定并践行四个自信,才能最广泛地凝聚党心民心,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长效机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制度设计要与时俱进,突出现实性、针对性。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就是着眼于党内政治生活并非一成不变、不能墨守成规,要紧紧围绕党的建设事业发展,同步跟进、同步创新。建议抓紧对1980年通过的《准则》进行修订,在坚持其基本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党章》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吸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成果,进一步明确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要求、基本内容等,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问责,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和橡皮泥,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落到实处、发挥效用。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篇7
中央刚刚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把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作为一条重要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明确强调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充分认识三会一课制度的功能和重要性,对于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具是非常必要的。
三会既是党的基层组织基本的组织方式,又是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接受党内教育的主要途径。按时上好党课,是落实党员接受党内教育和培训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三会一课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对于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的提供组织保证的功能和对党员个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制度保证功能。
指出,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接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密切相关。 三会一课作为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基本途径与方式,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决定着基层领导干部的威信高低和党性强弱,也决定着党员先进性的发挥程度。正确认识三会一课的重要性,是落实好这个制度的前提。
首先,三会一课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严肃党内生活首先要严肃三会一课制度,基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落实好三会一课,发挥好三会一课管理党员、锤炼党性平台的作用。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的各项规定办事。锤炼党性,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三会一课重要的功能就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督促领导干部和党员学习党内各项规定的重要形式,也是检验领导干部和党员执行党内规定状况的重要方式。任何党员的党性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加以锤炼。通过三会一课,党员可以培养自己党的意识,避免工作中的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忠于组织。
最后,落实好三会一课是积极发扬党内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党内民主质量的重要指标。三会一课是党员行使党内权利、参与或决定党内事务、表达诉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基本的形式。改进三会一课的内容和形式,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不仅可以疏通和拓展党员反映和表达意愿的渠道,扩大党员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参与,活跃基层组织生活,提高党组织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并且可以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实际效果,真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增进党内团结、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平台和载体。
一再强调squo;三会一课squo;制度要坚持,不仅要坚持,而且要全覆盖,概莫能外,不能搞特殊,中央的同志也要坚持。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要求squo;三会一课squo;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使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获得了党内大法的有力保障,必将推动我们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严格和完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