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范文网 >心得体会

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7篇

要知道心得体会能够锻炼我们思考能力的,让我们好好来写吧,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的重要文体,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7篇

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篇1

巨星陨落,举国同悲。7月30日,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为三钱的一代大师,中国 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的钱伟长溘然长逝。丰富而传奇的人生、深厚而伟大的科学造诣、爱国敬业的品德、创新求实的理念、崇高而朴素的情操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他的离去,是我国科学界巨大的损失,更是我国科教事业的巨大损失。

我们缅怀他永远以祖国为重的精神。钱先生 一 生曲折,儿时生活动荡,求学于战乱之年,有低潮的落漠,也有被重用的辉煌。但是他一生中的所有重大选择都以祖国为重:为了祖国,他放弃了自己的文史特长, 在物理课只考了5分的情况下,死磨硬泡地上了物理系;为了祖国,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如日中天的学术事业,回到祖国教书育人;为了祖国,他以祖国 的需要当作自己的专业;为了祖国,他一直执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国家需要我工作到什么时候,我就工作到什么时候。

我们缅怀他追 求 创新的精神。钱先生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教书育人是他一生的理想,不断创新是他一生的追求。早在清华大学任职时,他就发文对当时清华大 学照搬苏联模式提出异议,与当时的时潮格格不入,以至于遭到被批判之灾。自执掌上海工业大学(后与其他学校合并成上海大学)开始,他的教育创新实践真正开 始。他提出破四道墙的口号: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开放大学;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反对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拆除各学院与各专业之间的墙,改变隔 行如隔山;拆除教与学之间的墙,资深教授走上了基础课堂。此外,他还在全国高校首推短学期制、学分制和导师制,并且精简教学大纲。

我 们缅怀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年轻时,他不为名利,选择归国奉献祖国;年老时,他老骥伏枥,为科技和教育事业续写人生辉煌。他有很多称谓:科学家、政 协副主席、大学校长、教授但他最喜欢是钱校长,因为校长不是什么官。最重要的是全身心投入。他在上海大学不拿工资,在上海甚至没有自己的住 房,他对自己从来不考虑,只要事情办得对国家好就行。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我们永远纪念和缅怀他的精神,并加以学习和弘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篇2

随着时间无休无止的奔跑,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与我们每个人产生着密切的联系,也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共享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便捷我们的未来。

如今,在我们每天经过的大街小巷里,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身影。从原先少数的年轻人,“上班族”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把“它”作为一种日常的交通工具。“它”想必大家都已了如指掌了,就是———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在街头“扫一扫”二维码即可骑车出行,抵达目的地用手机支付,而且价格亲民,只要大约每小时一元。在大城市甚至二线,三线的小城市,都有共享单车的身影,它不仅给予了人们在城市一个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也大大减少了堵车的风险。我平时在短途出行时,也经常会选择“摩拜”“ofo”等共享单车。而且“摩拜”作为共享界的领军人物也时不时发起“红包车”的活动,让人情不自禁的“手痒”,忍不住“扫一扫”。我可也是经常被幸运之神所眷顾哦!

共享单车的出现和受利,也让共享书店、共享汽车、共享篮球等共享资源接二连三地诞生,它们的出现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共享”的魅力和优点。但是,与此同时,这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前几天我在小区门口看到有十几个人他们小心翼翼的围成了一个圈,有几个或东张西望,似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他们看向我时我立刻佯装抬头看天。好奇心驱使我向他们靠近,透过细小的缝隙朝里面看去。呀!几辆被拔下座椅的黄色自行车!再仔细看看发现车身上模糊的有“ofo",但也已经面目全非了!

这时,我的心头为之一震,脑海中闪现出那些路边被上锁的共享单车和被破坏的共享资源……一种莫名的愤怒涌上心头……

“共享”这个创新的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共享时代”象征着我们的科技已“更上一层楼”!尽管仍有品行恶劣的少数人随意破坏、私自占有共享资源。但是我相信随着日后技术的发展改进,社会的惩治,一定会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共享资源”,改变生活”!

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篇3

?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是我寒假期间读的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中写了达尔文、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读完之后,觉得他们真是很伟大,很厉害。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真不愧是“发明大王”,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虽然爱迪生只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很热爱科学,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每一次实验,爱迪生都是没日没夜的工作,虽然很多次都失败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才获得了成功。爱迪生在科学技术中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了留声机和白炽电灯。爱迪生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爱迪生为了搞实验,往往连续几天不出实验室,不睡觉。实在累得不行了,就用书当枕头在实验桌上打个盹。有一天,他的朋友开他玩笑说:“怪不得爱迪生懂得那么多得发明,原来他连睡觉都在吸收书里的营养。”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如果不勤奋,爱迪生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过爱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伟大的科学家们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发明了造福人类的东西。我们现在有非常好的学习环境,有非常好的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

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篇4

热血的青春,必然少不了那片赤诚的红色。回望上世纪60、70年代,大漠戈壁、风吹日晒,老一辈航天人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舍弃需要个人舍弃的一切,隐姓埋名、矢志报国,用一腔赤诚、拳拳初心让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者半九十。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年轻干部要高高树起艰苦奋斗的精神灯塔,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热血的青春,必然少不了那片成长的绿色。20世纪70年代,牧星人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磨砺方能成长。年轻干部要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多在做实事、办大事、解难事中磨炼自己,主动到一线去,到基层去,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在复杂的岗位、复杂的地方摔打,增长才干,让青春的翅膀因实践的历练而更加坚强。

热血的青春,必然少不了那片奋进的蓝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1958年,只有37岁的王希季带领着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娃娃队伍,开始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研制。当时研制条件十分简陋,既没经验,又没资料,也没专家,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勇于挑战的王希季二话没说,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就奇迹般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年轻干部就要有这种苕劲、这种憨劲,一门心思、一个心眼,始终冲在发展第一线,顶在矛盾最前沿,既钉钉子推动落实,又善于拔钉子解决问题,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磨炼中健康成长,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行家里手。

热血的青春,必然少不了那片奉献的橙色。1993年,已72岁高龄的王希季早已满头白发、步履蹒跚,此时他本可以去安享晚年。但他依然决心要为技术创新、国家发展而不懈奋斗。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无一不是党员干部以忠诚奉献铸就的。逐梦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始终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情怀,向老一辈航天人看齐,以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凡是吃苦吃亏的事,主动走在前面,毫无保留地把智慧和温暖带给群众,满腔热忱地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做到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当好党的代言人、群众的贴心人。

热血的青春,必然少不了那片纯洁的白色。正气充盈,则邪不胜正;正气羸弱,则百病俱生。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清廉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自觉安装好杀毒软件,定期升级,经常清理思想内核,将自律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要常怀底线意识,时时绷紧严这根弦,以严守道、以严凝神、以严聚气,让清正廉洁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常态。

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篇5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30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近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8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平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篇6

假期时,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不光我爱看,我的爸爸妈妈也喜欢看。

?科学家的故事》讲了许多科学家从小到大的故事和经历。其中有许多我国近代科学家,如:袁隆平、华罗庚等。他们都为我国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袁隆平是一名水稻杂交专家。他生长于大城市,为什么会选择农业呢?原先那里也有一个故事:小学时,教师领同学们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园艺场里鲜花盛开,袁隆平想:如果长大后能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该多好。这件事使袁隆平最终选择了农业。

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小时候,父亲让华罗庚学算命,可他七算八算,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于是,又专攻数学。他自小爱解难题,有一次他居然发现大学教授苏家驹解错了题。他就写了一篇论文,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之后,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发现了这个奇才,就把他请到清华大学来,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华罗庚写了不少著作,成了一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小时候虽然买不起书,上不起学,甚至被别人耻笑,可是他们并没有所以而放弃对知识的渴求,而是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攀登科学高峰,最终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自我应有的贡献。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想想此刻的我们,不仅仅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更有专门的教师教导。我们的学习生活是何等的幸福啊!我们又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科学家讲科学心得体会篇7

爱迪至12岁时开始他艰苦的闯荡生涯,他作过火车上的报童,学会了发报技术,到过波士顿、纽约,一直到24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工厂和美满幸福的家庭,爱迪生在1878年时宣布要发明一种光线柔和、价格便宜的安全电灯。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爱迪生试验过硼、钌、铬、碳精以及各种金属合金,共1600多种材料,历时13个月,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风,说爱迪生这次是“吃进了自己啃不动的东西”。

一个曾经在爱迪生那里工作过的物理学家称这个试验是“大海捞针”。但是,爱迪生不怕失败,坚持试验,下决心要从大海中捞起针来。功夫不负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时,爱迪生点亮了用碳化棉丝作灯丝的灯泡,他亲自观察和做记录。

这一次,灯泡明亮、稳定,1小时、2小时、3小时、……灯泡一直亮着。从19日、20日到21日,没有一个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时,当点燃到第45个钟头的时候,爱迪生叫助手把电压加高一点,灯泡更亮了。又过了几分钟,灯丝终于烧断了。12月21日,纽约先驱论坛报用整版篇幅详细报道了灯泡试验成功的消息。爱迪生获得了全部专利,人们公认白炽灯是由他发明的。1879年除夕,爱迪生把60个灯泡点亮了挂在门罗公园里,当时下着大雪,竟有3000多人顶着大雪来参观。

爱迪生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有人说,发明是命运的产物,爱迪生是天才。爱迪生却感叹地说:“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当有人问他在发明灯泡的1万次失败期间是怎样坚持下去的时候,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失败过;相反,他找到了1万种无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写下的3400本详细记录发明设想、实验情况的笔记,就是这段话的有力佐证。爱迪生77岁那年有人问他:“您什么时候退休?”

他脱口而出说:“在我出殡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开玩笑地问爱迪生:“您是否同意给科学十年休假?”爱迪生严肃地回答说:“科学是一天也不会休息的,在已经过去的亿万年间,它每分钟都在工作,并且还要这样继续工作下去。”的确,爱迪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已经80多岁了,为了“做出更多的发明”,仍在勤奋地工作,致力于从本国的杂草中提取胶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水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7篇

好玩的水大班科学教案7篇

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反思7篇

科学光和影教案反思推荐7篇

关于蚕的科学教案推荐7篇

大班科学葱和蒜教案推荐7篇

科学家精神的心得体会8篇

小学科学实验工作计划7篇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7篇

大班科学葱和蒜教案参考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91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