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这一类文体是大家广泛使用的,没有一个深刻的感悟,我们写出的体会就没有意义,以下是二十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后感榜样5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观后感榜样5心得体会篇1
在我家隔壁,有一位上四年级的孩子,那就是我的榜样——许嘉皓。
许嘉皓和我一样都上四年级,我们虽然都上四年级,但是妈妈却总对我说:“你看看,虽然人家也上四年级,但人家比你优秀,比你棒!你要向他学习!”
记得20_年夏天,爸爸让我每天下午在小区里打羽毛球。那时,我总不会发球,也不会接球。许嘉皓也总在那里练习跑步。一天,他看见我那样,既不会发球又不会接球,他便跑过来说:“赵恩贤,你怎么了?”“我不会打羽毛球。”许嘉皓看了看我,说:“来,我教你!”说完,他拿着我的羽毛球拍说:“来,看我!”只见他一手拿羽毛球拍,一手拿羽毛球,把羽毛球往上一扔,当羽毛球落下时,用羽毛球拍的中心打向羽毛球:“啊!羽毛球飞了!”他说:“按照我的这种方法去练发球吧!”“好!”我继续练,当我练得不好时,他总会细心地教导我。就这样,我的球技大有长进。他还教了我如何接球,告诉我,要想着,羽毛球跑到哪里,人也要跑到哪里。这样,才能稳稳地接中羽毛球。
到了秋季,开始上学了。一天,我忘记带红领巾了,上到楼梯半中腰,我心想:不行,必须带,老师说过,不带红领巾是不许进教室的呀!我停了下来,停在了楼梯半中腰。这时,许嘉皓正好路过,他看见我停在楼梯半中腰,便对我说:“赵恩贤,你怎么停在这不走了?”“我……我没带红领巾!”许嘉皓听后,毫不犹豫地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递给了我。我连忙感谢道:“许嘉皓,谢谢你!”“没事,大家都是邻居,都是好朋友,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呀!”
许嘉皓,谢谢你让我懂得了助人为乐,你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观后感榜样5心得体会篇2
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者每一位病人。
和时间赛跑!武汉市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模式,仅仅耗时6天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用救治医院。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病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感染到其他人。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在我们身边,政府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从下令让民众“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便坚决不出门”,到设置关卡,测量出行民众的体温,再到进行楼层、大街消毒,封路、禁止民众出行,甚至延迟开学。这一系列的举措,无不让我们意识到这场灾疫的严重性。同时,我们也知道,只有积极配合政府,这场“战争”才会早日结束。
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疾病、意外,都可能面临困难、挑战,正因如此,在灾疫面前,我们尤须保持一颗同理心,彼此宽慰、互相支持。从不远千里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到
“武汉加油”“今夜我们都是武汉人”的声声呐喊,再到来自各方的物资支援,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有网友感慨,鼠年春节恐怕是最冷清的一个春节。但恰恰因为所有中国人都都心系疫区、心系彼此,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最暖心、最热闹的春节。
战,则胜;不战,则败。合,则利;不合,则伤。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有个别得失之分、利益之别、属地之界。抗击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医护工作者换上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进病区;武汉采取应急措施,留下阻击疫情的决心;厂家加紧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承诺不加价、不断货,驰而不息地运往各地……从政府到个人,从救治前线到支撑后方,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起来、誓死坚守起来,才能以自我之强大压制住病毒,全社会的“免疫系统”需要在恢复中增强抵抗能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中华大地上,从来不乏英雄的足迹。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不惧任何艰难险阻。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中华儿女总有超乎想象的坚强、团结与力量。
新年的钟声已近敲响,万紫千红的春天已经不远了,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观后感榜样5心得体会篇3
(一)
节目感动着每个人的内心、震颤着每个人的灵魂。通过观看,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学习榜样事迹,汲取榜样力量,争做担当作为的好榜样,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有力的创新举措、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作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
观后感榜样5心得体会篇4
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把自己的蔬菜大棚送给村里的贫困户、让出自家的宅基地、说服股东低价转让股份给村集体……这位“傻傻”的村党支部书记,用自己的吃亏带领全村人致富、换来全村人的幸福感。李连成用他的“吃亏学”把全村人拧成了一股绳,把一个远离城市的落后村庄建设成了经济富裕的全国文明村。榜样是什么。榜样就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行动凝聚起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榜样是光束,照亮着初心。高等学府毕业以后,她放弃了更好的机会选择回家乡支援建设,在扶贫一线,黄文秀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虽无可能再走上舞台与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但她的笑容和为民服务的那颗朴素的初心,确永远记忆在大家的心中。“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榜样是什么。榜样犹如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初心,用行动指引我们逐梦征程。
榜样是旗帜,引领着方向。他是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英雄,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劳动者,他用最初最纯粹的样子诠释了一个革命军人、一位共产党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90多岁高龄的长者张富清,用坚定有力的入党誓言感染了每位观众;永远坚定不移跟党走的老英雄张富清,用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榜样是什么。榜样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时刻指引前行的方向。
被渔民称为“大湖鸿雁”的邮递员唐真亚、愿用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30岁抽粪班班长李萌、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硬汉”隋耀达、揽月“天团”嫦娥四号任务群体代表……还有更多奋斗在本职岗位的模范先锋,他们不畏艰难,默默奉献。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这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和一段段不普通的故事,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激励着更多人,共同支撑起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富强。
观后感榜样5心得体会篇5
“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人类总是在明知有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短短的时间波及全国,空了街道、堵了医院。医者忙碌的背影如洁白的帕绢,抹去了病患亲人焦急的泪水;钟南山院士铿锵有力的指令,安了我们担忧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从死神手里抢人罢了。护目镜和口罩在他们脸上留下“最美的伤痕”;密不透风的白色防护服上,写下激励的话语。疫情无情,“逆行者”是最温暖的风景。
谢谢你们,上演最美逆行。谢谢你们,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一幕幕,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举国上下一盘棋,军民联动共驰援,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全国打响。淄博也不例外,百姓们安守在家,无数的党员们坚守在各个小区防疫劝退点的岗位上,走在控疫防疫的第一线。
一根扁担,十里寒风。隔离病毒,不隔大爱。2月12日上午7点半左右,一位大叔用扁担挑着两箱物品,来到淄博淄川疫情检查点,放下物品后,转身就走,坚决不留姓名。事后,记者辗转找到了这位大叔,他叫殷长秀,20_年53岁,2月12日早5点40他就从家里出发,用扁担挑着自家舍不得用的微波炉和一箱寓意平安的苹果,走了两个多小时,步行了10多里路,只为让防疫人员吃上热乎饭。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菜农们起早贪黑,拔出一筐筐新鲜的蔬菜,是给武汉战役中的人民最恳诚的祝福。数不尽陌生的好心人,把他人想在前面,为站岗的人们,送去消毒水,送去口罩。是啊,疫情下的中国,是有抬价牟利的商人,是有造假售假的败类,但是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中国人的温暖,在灰暗的大气中熠熠闪光。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场战“疫”,携子之手,一道并行,光明在路上,更在不远的前方。
观后感榜样5心得体会篇6
3月22日,观看《榜样5》专题节目后,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澎湃的心潮怎么也不能平静。他们,用一颗赤诚之心,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用青春与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伟大的颂歌,描绘出一幅幅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画卷。榜样的事迹是初心谱写的诗句,内涵隽永,感人肺腑,正如战“疫”先锋——与“死神”抢人的硬汉张西京,亦如正如抗疫一线中“摆渡人”汪勇。还有达娃仓决、张宏……榜样们正如天上的“北斗”,指引我们信念的方向,时刻为我们的人生与信仰“导航”。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当细细品鉴榜样们用初心所造的“诗”与“酒”,追随榜样们用信念凝聚的“北斗”,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效仿,让我们每一个人也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南山老翠几千尺,北斗寒芒第一星。”我们要把榜样的“容量”转化为“思想的当量”。通过观看《榜样5》,我深深地被触动了。专题片里的榜样是看得见的伟大品格,诠释着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他们信仰坚定,有的深藏功名,有的心系人民群众,有的勇于担当,释放出了强大的正能量,成为我们时代的精神标杆和旗帜。以榜样为标杆,让我们知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以榜样为旗帜,指引我们方向,引导我们不断向好的方向前行和发展。榜样身上散发出的鲜红底色、担当精神、为民情怀,成为了我们不折不扣的“北斗导航”,不仅充实着我们的“思想当量”,更为党员干部提供着“精神导航”。
观后感榜样5心得体会篇7
坚定信仰,始终心怀担当。寻找榜样的共性,我们能轻易的找到这个共同点:他们的心中必定有着自己的信仰,并且矢志不渝。唯有信仰,才可以让一个人蹈死不顾,这是他们人生的方向,也是他们的力量之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断强调,理想信念是根。我们学习榜样,要特别注意看到他们身上信仰的力量,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将其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是我们永远的课题。我们要不断的强化理论学习,夯实自己的党性根基,进一步坚定信仰,也要学会释放信仰的力量,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怀揣一颗爱民之心,朝着中国梦的方向不断努力。
增强本领,干出一番事业。担当体现在行动上,不光要守好自身本分,坚守一个党员的底线,更要追求事业,为党为民开创一番事业。要做的这一点,就要不断增强自身本领。我们学习榜样,要学习他们的本领,他们成功的经验,有我们可取的地方,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施展本领的路,并进一步增强专业能力,增强自身本领。我们还要学习他们拼搏于事业所展现的精神,诸如长征中红军体现的不怕苦、不怕死,无数党员在事业中永不言弃、咬牙苦干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同样是一份本领。
看齐榜样,争做合格党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就是一个标杆。这些生动的例子,既能让奋进的人更加坚定于自己的事业,也能给萎缩的人敲一个警钟:合格党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这只是对党员最低的要求,一个优秀的党员,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可以成为一个榜样。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榜样,这份力量并不是断裂的,是一脉相承的,榜样的力量,激起了更多党员奋起,凸显出更多可贵光辉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学习榜样,就要向他们看齐,要通过学习实践,让自身成为坚定信念、忠诚担当生动诠释。
?榜样4》观后感四
?榜样4》观后感五
今天上午,我单位组织观看了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片,感受颇深。
李连成,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在他任西辛村党支部书记的20年间,带动村民从贫瘠走向富裕,村庄内教育、医疗完善,道路、交通方便,村庄干净整洁,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而西辛村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得益于李连成书记的吃亏学,即“吃小亏,办小事,吃大亏,办大事”。作为共产党员,就是要有这种一心为了群众,为了做成事而不怕吃亏的精神。
唐真亚,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分公司老子山镇邮递员,二十年如一日的邮递造就了平凡中的伟大。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学习唐真亚同志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学习他关心渔民乐于助人的精神。
通过观看《榜样4》,我的身心受到了洗礼,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决心更加坚定,我坚信自己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像李连成书记一样敢吃亏,像黄文秀同志一样能吃苦,像唐真亚同志一样肯坚持,最终一定能把困难克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观后感榜样5心得体会篇8
?榜样4》中,有这样一群人让我目不转睛,吸引着我追随他们的脚步,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工作生活的艰辛。这样的榜样群体,我尊称他们是基层扶贫奋斗者。他们究竟离我们有多近?今天,我想讲讲榜样的故事。
我们提出在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三大攻坚战的脱贫攻坚战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20xx年至20xx年,每年有1200多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在20xx年12月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我们亮出了新的成绩单,这一年全国1000多万人脱贫,280个贫困县摘帽。数字反映的是中国美好的脱贫现状,背后是无数脱贫工作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付出。在20xx年10月17日第六个全国扶贫日,央视微博中宣传的不是令人骄傲的扶贫成绩,而是一个个基层工作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黄文秀,这个年仅30岁的女子,将青春与生命奉献给了脱贫事业。语言不通就自己去学,不了解村中情况就去实地调查,掌握不了亲民的方法就去找老一辈工作者请教,亲手绘制村民分布地图,因地制宜带领百坭村脱贫,这个带着名校光环的定向选调生,将她不懈奋斗的身影定格在了20xx年6月17日,一条心系百姓安危的路上。而她,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去世前一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尔古日体;不顾先天性心脏病,坚持扶贫一线直至左手失去知觉的青方华;被称为永不停歇的工作机器的廖俊波;为藏区脱贫留下希望的芳华的张小娟,还有张秀代、周炳耀、郭彩廷、王秋婷、张文举、王文贵......这些熟悉的名字根本不能一一列举,这样的脱贫榜样太多了,即使他们没有全部出现在《榜样》系列的名单中。锦绣山河收拾好,众手绘就千秋业。他们告别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以钉钉子的精神扎根泥土,为扶贫奉献出了最美的年华。他们奋斗的力量没有止步,荡起的涟漪还在带动着乡村的发展,道路畅通了,特色产业发展了,乡亲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而他们却再也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当危机袭来,心中放下的是小的自我,放不下的依旧是大的百姓。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除了逝去他们,还有留下的他们在脱贫扶贫一线奋斗着。扶贫硬汉隋耀达,吃亏书记李连成,还有很多还在田间地头奔波的第一书记,他们赴一线、扎基层、谋规划、动真情、讲策略、助发展、攻脱贫、绘蓝图、振乡村。纵使所面对的情况很艰难,当问题的狂风骤雨裹挟着舆论和村民的质疑袭来,他们没有退缩,放下了小家轻装上阵,一声谁怕道出的是坚定的信念和不变的决心。
料峭春风中、冰天雪地时,艰苦的环境,超负荷的工作,千言万语道不尽。这些奋斗在脱贫一线的人们,脚下的泥土,被他们的汗水滴灌着,人民的生活,由他们的智慧来创造,他们像花一样扎根在中国大地。他们究竟离我们有多近?他们也是儿子、女儿,也是同事、好友,也是守着初心和使命的共产党员。我从他们身上感悟到了泥土精神,那种无私的、朴实的,在关键之处默默奉献的精神。也感悟到当代的长征精神,那种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