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教案不仅是课堂的安排,也是教师创新教学的起点,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盼教学教案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盼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研读课文,抒发感受。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信守诺言是多么高尚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2教时
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齐读)
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1.请大家读课文,哪里不明白的,打个问号。
(学生读,教师巡视,随即点拨:有的小朋友在读第二次了,真认真啊!有的小朋友结合课后问题去读,这是一个阅读的好习惯。)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疑问:
a.“歌唱”和“唱歌”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词很接近,但用的地方不同,“歌唱”一般带有赞美什么的意思,比如“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歌唱美丽的景色”,而“唱歌”不含这些意思。
b.鸟儿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取“去年的树”?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还有哪些同学也有这个疑问?这个重要的问题待会儿我们一边深入地研读课文,一边思考着解决好吗?)
……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真会读书!
三、初步研讨,合作学习,主动探索
师:孩子们爱读书,也很会读书,边读边想,提出了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仍然用读书的方法,在读书中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刚才通过初步的读,我们知道了小鸟和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个方面来写了小鸟和树的友情?[
1、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勾出描写小鸟和树友情的'词语或句子。哪里让你感动的,在边上画一颗心 。
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地读这些句子,读到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同时也结合着思考刚才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a、学生读书,勾画批注,主动思索(巡视,个别指导)。
b、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有可以把你的意见说给另一个组的孩子听听)
c、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交流自渎时所得,相互启发、促进。
小结:孩子们读书很认真,积极思考,积极地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我们下节课的全班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孩子们在下节课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互相交流,表达情感。
师:谁能把上节课找到的描写小鸟和树友情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交流交流。
相互交流
1、“天天……”一句。
读着这个句子,你心里想说什么?
(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那样的相依相惜,真是一对朝夕相处令人羡慕的好朋友啊!)
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番,美美地读!
2.分别时的对话。
师:读着他们分别时的话,你能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吗?(难舍难分,有些伤感,无奈)树的话该怎么读?小鸟的话该怎么读?跟你的同桌练一练。(鸟儿是在向树保证、承诺,应该读得坚定些,宽慰树的心情。
请男女生对读。
小结:寒冬将至,鸟儿跟树要分别了。他们约定,明年鸟儿还回来唱歌给树听,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板书:约定)
师:然而第二年春天,当鸟儿回来找他的好朋友树时,事情却发生了变故??树被人砍倒了,做成火柴,卖掉了。鸟儿就那样一路找啊找啊……在鸟儿寻找大树的过程中,你是怎么体会到他们真挚的友情的?
3.鸟儿找了很多地方。
师:为了找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艰辛。你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说?(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千里迢迢,不顾一切,不辞辛劳,万分着急,费劲周折)
鸟儿的心急如焚,你从哪儿看出来?
4.出示小鸟向人询问的三次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任选一句话,指名读,点拨:
(1)自己的好朋友找不到了,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到什么地方去了?”语速都加快了,说明心里很急。
(2)“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你在为大树担心,你的焦虑之情溢于言表。你一边焦虑地向人打听,一边在心里呼唤朋友树对吗?你怎么呼唤的?
(3) 小鸟一路风尘仆仆地找来,他的好朋友树还在吗?此时他
的心里充满了忧伤。他难过得都快要哭出声了。师:读着,读着,你们是不是也被小鸟感动了?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那份焦急,担心,急切,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深厚的友情啊!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次。
二、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好朋友树已经不在了,但他化为的灯火还在。
1.于是,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最后一段
2.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
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看了一会儿”、“又看了一会儿”?为什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从鸟儿的这些动作里,你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这两个“看”字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多么守信的小鸟啊!)(小鸟那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朋友。)(第一个“看”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朋友已化为了眼前的这一盏灯火,他有点伤心,说不出话来。他想努力从灯火中找到朋友的影子,所以睁大了眼睛。)
3.想象说话
a、现在,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你要走了,可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
b、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这是一只多么重情、守信的小鸟啊!
当小鸟在煤油灯旁,深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唱起去年的歌时,我们也在心里为小鸟的美好心灵唱起了赞歌。是啊,真挚的友情是可贵的,信守诺言是美好的,送大家一句话:诚信是生命之树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愿每位同学都能将这朵花开在自己的心上!
三、想象写话,深化主题
师: 故事学到这里,似乎已经结束了。但老师总在心里想,鸟儿是这样的信守诺言,那么树呢?树是不是也这样?当伐木人来砍他的时候,他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呢?请想象一下这个情景,写下来。
四、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师: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了,也许同学们的心里还有很多话要说,对小鸟,对大树,对伐木人,甚至作者,那么回去后,拿起笔来,把你心里要说的话写下来。
约定
板书:小鸟 去年的树
寻找
信守诺??
盼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懂得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自读故事,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自读课文,说说你的想法。
二、理清文脉
1、再读课文,看看故事的'哪部分是写去年的事,哪些是写今年的事?
2、反馈:
引读:去年的──……今年的──……
3、你能根据刚才的朗读,正确地标好段吗?
(学生分段,标好段落符号。)
三、研读课文
板块一:
1、师导:
刚才同学们都说小鸟与树之间有很深的友谊,小鸟很守信,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2、学生找句子,随机指导朗读:
重点引导感悟:
⑴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他在想什么?
⑵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又看了一会儿,他又在想什么?
板块二:
想像说话:树被砍倒用来做火柴了,在被伐木人砍倒之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加深理解
你喜欢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听,再说说为什么选这一句。
五、收获与畅想
【感动的一幕】
课上了一半,我让学生想像说话:树被砍倒用来做火柴了,在被伐木人砍倒之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呢?很多学生站起来用哀求的语气说话,大致意思是等见了小鸟再让伐木人砍它做火柴。情真意切,我听了不禁有些动容。这时,我发现叶诚超篡紧拳头,一脸的愤怒,正用力地用指甲刮着“伐木人”三个字。一会儿,他站起来说:“我以后一定要爱护花草树木。说不定我在损坏他们时,它正在苦苦哀求着我呢!说不定他正等着他的朋友、亲人呢!”说完伏在桌子上大哭不止,教室里也传出了阵阵抽噎声,课有些上不下去了。我禁不住红了眼眶。
为了稳定学生的情绪,我临时续编了故事:第二年春天,树拼命喝着春水,终于迎着阳光抽出了新芽,长出新叶,茁壮成长起来。小鸟认出了他,高兴地围着他唱起了去年的歌……
我想,学生在这堂课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平时任何一次说教都无法比拟的。
盼教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绕口令的主要内容,学习朗诵绕口令。
2、能准确发音,不间断地快速朗诵绕口令。
3、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经验:接触过绕口令。
物质:课件;图文结合的图片;相声绕口令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相声绕口令》。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他们在表演什么。
1、看了视频,里面的叔叔在表演什么?有什么特点?
2、他们表演的是绕口令,那什么是绕口令呢?(说得快的,字音相近的)
3、小结:说的快,字或词的音很像,把这些字词放在一起而且说得很快就是绕口令。
二、引出绕口令名称。
师:你们会说绕口令吗?谁来说一说?
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绕口令,我们一起来看看。
1、播放图标“上”
提问:这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和上相反的是什么?(播放图标“下”)
2、播放图标“高楼”
提问:这是什么?
3、播放图标“上楼下楼”
提问:把几个图标放在一起应该怎么念?
4、小结:我们今天学的绕口令就叫《上楼下楼》。
三、理解并学习绕口令。
1、播放课件“一个人”、“许多人”
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人)这么多人在一起我们可以叫他们什么?(许多人)
2、播放课件“许多人上楼”
提问:这么多人在干什么?(学说:许多人上楼)
3、“许多人下楼”同上。
4、播放课件“楼上的人下楼”
提问:这一句有点难,谁能看懂并说一说。(集体学说:楼上的人下楼)
5、播放课件“楼下的人上楼”
提问:这一句应该怎么说呢?这一句和前面一句是相反。
6、播放课件“有的上楼不下楼”
师:这一句也有点难度,谁想来说一说?(集体根据图标学说:有的上楼不下楼)
7、“有的下楼不上楼”方法同上。
8、看图标学习“上上下下,下下上上”。
9、播放“晕”的头像
师:它怎么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个读晕。
10、播放最后一句图标
师:最后一句比较难,是“唉,简直忙晕了头。”为什么会忙晕了头啊?
四、完整朗诵。
1、出示完整图片。
师:我们一起完整地把绕口令来念一遍,老师的手做指挥棒。
2、分组练习。
师: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拿一张图文结合图一起念一念。
3、请个别组上来表演。
4、提要求朗诵:
(1)老师教你们一个本领,如果要念得更好,就要保持一致的速度,再一起来念一遍。
(2)要念好绕口令一遍是不够的,一定要多练习,老师来念一遍你们听听。
(3)老师要带一群小朋友去参加达人秀,你们想去吗?想去就要多练习。
五、互动活动。
1、和客人老师比一比。
2、客人老师先念,再幼儿念。
绕口令《上楼下楼》
有一幢高楼,
很多人上楼,
很多人下楼。
楼上的人下楼,
楼下的人上楼。
有的上楼不下楼,
有的下楼不上楼,
有的下楼又上楼,
有的上楼又下楼,
上上下下,又上又下,
简直忙昏了头!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活动的选材新颖,来源于生活,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以及分角色接应朗读,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盼教学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丑小鸭与不幸生活顽强抗争的意志,感受他变成白天鹅后内心丰富的情感。
2、感情朗读课文,读中悟情。
3、读中明理,能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表达出来。
二、教学准备:
cia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引读第一自然段,奠定基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丑小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只怪模怪样的鸭子,你看,(课件出示图、文)它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的,样子真难看。
(二)、学习2—4自然段,体会可怜、不幸、顽强。
1、第一层次:
(1)是呀,丑小鸭那么丑,没有一个人喜欢它,老师想把课文读一读,你们愿意听吗?
(2)教师配乐范读2—4自然段。
(3)听到这,你们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感受)
你们听的很认真,说的也很好,现在谁想读读这部分内容?
(4)以不同形式读2—4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邀请一位同伴读第三自然段;推荐一名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未叫到还想读的同学齐读2—4自然段。
2、第二层次:
(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已经听出你们可怜这只丑小鸭。你看,就因为他丑,这些居然这样对待他。谁能帮助老师完成这首诗歌?
就因为他丑,
大家都()他。
在家里,哥哥、姐姐()他,小伙伴们()他,连妈妈也()他。
在外面,野鸭子()他,小鸟()他,猎狗()他。
(2)自由练习填空,反馈并指导读好此诗。
(3)诗歌中所填的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丑小鸭的可怜,让我们再读一读2—4自然段。
3、第三层次:
(1)多不幸的丑小鸭呀,在家里,他被欺侮、嘲笑,面对这样的不幸,他悄悄地离开了家,这是为了什么?
在诗歌第二自然段后补充:
为了(),他悄悄地离开了家。
(2)可是离家出走之后,同样是遭到讥笑和追赶,面对这样的不幸,他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这又是为了什么?
在诗歌第三自然段后补充:
为了(),他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
(3)是呀,丑小鸭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他却是那么努力的追求新生活,那么执着地热爱着生命。这是一只了不起的丑小鸭,让我们再来读一读2—4自然段。
(三)、学习5、6自然段,感受变成白天鹅后的复杂心情。
小朋友们,多大的痛苦,多大的不幸,丑小鸭都默默忍受着,坚强生活着,他终于挨过了寒冷而又饥饿的冬天。
(1)课件演示第一句话:柳树发芽,桃树开花,春天来了。春天美吗?试着读出春天的美丽。
(2)课件演示并旁白:丑小鸭来到湖边,看见三只白天鹅在戏水,他多么高兴啊,于是情不自禁地说——啊,多美的鸟!……
①简单的一句话里包含着丑小鸭复杂的心情,他赞美天鹅、羡慕天鹅,但一想到自己的丑,他又感到深深的失落,可是他想接近白天鹅的愿望又是那么强烈。
②学生自由练习,体会丑小鸭复杂的心情。
(3)课件演示并旁白:为了看清这些美丽的大鸟,丑小鸭飞到水里,向白天鹅游去,没想到天鹅拍着翅膀欢迎他。丑小鸭低头往水里一看,居然看到一个美丽的倒影。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力的翅膀,美丽极了。
男、女生比赛,读出他的美。
(4)是呀,太美了,美的让丑小鸭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和兴奋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分享受他的'快乐吧!
齐读第五自然段。
(5)丑小鸭太美了,难怪三只白天鹅会拍着翅膀欢迎他,难怪湖边的小孩会齐声赞美他。这是他从没想到的,他激动地无法掩饰自己的快乐,你们看——(课件演示)他扬起翅膀,伸长脖子,发出幸福的呼喊。
小朋友们,站起来吧,你们就是丑小鸭,你们就是白天鹅,扬起有力的翅膀,发出幸福的呼喊吧!
学生齐读丑小鸭的呼喊。
(四)、延伸训练。
经历了一番磨难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受人欢迎的白天鹅,这时候,你最想对他说什么?拿出你们精心设计的贺卡,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点评学生作品。
盼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阅读语文故事《语言的魅力》以及短文《猫》。 4、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2、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语海拾贝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开火车检查读。
5、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说识记的方法或书写的注意事项。
6、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今天的“金钥匙”又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语文的什么钥匙?
2、指名反馈:(说明事物,为了让人认识更全全面,除了从肯定方面说明,还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指名反馈:文中列举了什么事例对这一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呢?
4、教师:你能不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
5、拓展练习:(1)猫十分喜欢吃鱼,从来不吃。(2)妈妈性情温和,从不生气。
6、教师小结:同学们,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无论大家从哪个角度出发,只要表达合理,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语文故事
1、学生自由阅读故事,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出示:(1)我什么也看不见!(2)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4、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
5、师导:这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老人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可是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6、指名反馈:师导:当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时,人们。 师导:当加上“春天来了,可是”时,人们。
7、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
8、集体反馈,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语言的魅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猫》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猫的性格以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猫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
(一)看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2、教师:我们班有谁喜欢猫呢?为什么?
3、教师导读: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很喜欢猫,他笔下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把握课文条理
1、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
2、教师:从“阅读提示”中,我们知道了作者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做下面两件事情。 (1)找出介绍大猫和小猫的相关段落。 (2)想一想: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
3、集体反馈。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介绍大猫?哪些自然段介绍小猫?大猫:第1-5自然段。小猫:第6-7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短文。
(三)再读感悟,体会猫的性格
1、引导学生把刚才自读的情况和同学交流: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
2、集体反馈。大猫的古怪:既怪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的时候对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既胆小又勇敢,母猫对小猫很尽责,公猫则毫不关心。小猫的可爱:腿脚还不稳,就学会淘气;贪玩,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抱着花枝打秋千。
(四)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1、教师导读: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猫的古怪和可爱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好好地品味一下老舍的语言特点。
2、指名反馈:你们发现了老舍先生语言上的什么表达特点? (1)通过性格的截然相反比较突出猫的古怪。 (2)处处流露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3、教师: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 (1)学生反馈语句。 (2)教师根据句子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体会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句。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课外阅读描写小动物的文章3篇,思考每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异同,做简单的纪录。 2、抄写文中划记得词语。
(七)教学后记: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
教学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读了《松鼠》和《猫》,你们一定喜欢上这两种动物了吧。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2、教师小结:同学们一谈到动物和植物就滔滔不绝、喜形于色,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动物或植物。
二、读提示,明确要点
1、指名读题目,其他人思考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小结。(1)抓住特点写。(2)写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动作、习性等。(3)写植物可以写它各部分的样子、习性、生长过程、用处等。(4)可以写自己和动物或植物之间的小故事。
三、指导表达
(一)怎样写植物
1、写好植物的形态。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3、可介绍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4、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加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
5、要真实地抒发感情。
(二)怎样写动物
1、要抓住动物的特征。
2、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3、语言要准确、生动。
四、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赏析、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盼教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学习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描绘人物的外表、行为,能进行合理的情节想象。
3、注意倾听同伴讲述,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物体沉浮实验;袋鼠的习性特点。
2、讲述图片四幅。
重点难点:
仔细观察图片并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表情、动作,并通过充分想象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有趣的图画,一起来看看图片里讲的是什么有趣的事。
2、观察讲述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1)出示图片一(遮挡住袋鼠)提问:小兔和小熊在干什么?发生什么事?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教师小结:一天,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玩得真高兴!突然,小兔用力一踢,把足球踢得很高很高,足球一直向远处飞去……
(2)重点观察图二提问:足球不见了,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到处找,它们看见了袋鼠妈妈,它们会对袋鼠说些什么话呢?
袋鼠又会怎么说的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袋鼠的表情、动作,体验小袋鼠的心理活动;同时启发幼儿通过描述小动物间的对话来丰富情节)过渡语:奇怪了,足球到底在哪里?(掀开遮挡住的袋鼠,揭开谜底)噢,原来足球在袋鼠的口袋里,怎么办呢?
(3)出示图片三提问:大象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4)出示图片四提问:大象用什么办法找到足球的`?小熊、小兔和袋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3、自由讲述。
请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并讲述。
(1)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应该怎么看?(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顺序从第一幅开始看。)
(2)请幼儿与旁边的同伴互相交流,看图讲述故事。(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帮助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丰富情节)
4、集体讲述。
(1)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较完整、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的内容。
(2)提问:我们能不能将这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引导幼儿按顺序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讲述,教师注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很高很高、紧紧地捂着等)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5、讨论。
(1)小象是怎样帮小兔、小熊找到足球的?你喜欢袋鼠吗?为什么?
(2)足球为什么能浮上来?(引发幼儿的经验进行讲述)
评价要素:
是否学会用完整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建议:
1、将讲述图片投放在区域中,让幼儿继续讲述。
2、鼓励幼儿尝试将该故事讲述给伙伴、家长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