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是教学实施的凭证,更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有力支撑,教案的周密安排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时间,让每个教学环节都井然有序,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小松鼠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小松鼠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口齿清楚地朗读故事,认识故事中出现的字宝宝
2、通过故事的学习,教育幼儿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能用故事中的字宝宝说话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麻雀和小松鼠》,大胆参与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故事中的字宝宝,并用字宝宝说话
2、 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松鼠卡片、麻雀卡片、 字宝宝卡片、字宝宝大树、字宝宝苹果、圣诞礼物奖品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松鼠卡片和麻雀卡片
提问:小朋友们认识这两种动物吗?想不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分段欣赏故事
1、讲述第一段故事,引导幼儿思考:谁和谁是好朋友?
2、 讲述第二段故事,松鼠在干什么?麻雀又在干什么?松鼠对麻雀说什么了?
3、 讲述第三段故事,麻雀晕倒了,是谁救了麻雀?
三、故事交流会
1、老师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 让幼儿自己寻找好朋友或是客人老师,讲一讲故事
四、认识字宝宝
1、出示字宝宝大树,让小朋友叫醒这些字宝宝
2、小朋友们把自己脚底下的字宝宝苹果粘到字宝宝大树上
3、请小朋友用字宝宝说一句话
4、圣诞爷爷颁发礼品,奖励说的好的小朋友
五、总结
思考:小朋友们喜欢那一种小动物?为什么?
教学反思
本堂活动结束以后觉得基本达到预想的效果,反思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本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认识字宝宝,并用字宝宝说话,可能是故事上用的时间长了些,所以说话的时间比较仓促
2、幼儿表现的激情很大
孩子们活泼好动,每一个环节都表现得非常踊跃,尤其在奖励礼品的时候
我自身在对儿童的评价和语言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通过这些反思,是我对这堂课有了重新认识。
幼儿园小松鼠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和体验歌曲诙谐、有趣的风格。
2.创编小松鼠的模仿动作,能根据教师动作、体态的提示,理解和记忆游戏动作顺序。
3.在与同伴交换角色时,乐意接受任何同伴的邀请,共同完成韵律活动。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给幼儿听《小松鼠吃松果》这首歌。
2.小松果若干(也可以用图片、玩具代替)。
活动过程:
1.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学习“小松鼠爬树”的动作。
★教师:天冷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食物,它会去哪儿找吃的?你知道它是怎样爬树的吗?请用动作来做一做。
★教师反馈并提升幼儿的回答及他们创编的动作,并带幼儿集体练习。
教师:谁学得最像小松鼠?我们一起来做一做1
2.熟悉音乐。学唱歌曲《小松鼠吃松果》。
★教师随音乐,边做幼儿创编的模仿动作边范唱歌曲。
教师:小松鼠不仅会爬树,还会唱歌呢!听一听,它唱了些什么?
★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记忆歌词顺序。
教师:你听到歌中唱了些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歌词的?
★反馈幼儿记忆歌词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动作提示,学唱歌曲2~3遍。
3.幼儿随音乐分角色练习。
★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小松鼠的模仿动作,并随音乐练习。
★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松树的不同造型和动作,并随音乐练习。
★分配角色,一半幼儿坐在座位上扮演大树爷爷,一半幼儿四散站立扮演小松鼠,随音乐练习做大树和松鼠的模仿动作。
4.玩“小松鼠吃松果”的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友好气氛。
★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议、制定游戏规则:面对面站成双圈,外圈扮演小松鼠,内圈扮演松树(部分幼儿手中有松果),分别做各自的模仿动作,到最后“刺溜”时,拿到松果的“松鼠”与“松树”相互交换位置,继续做游戏。
★幼儿随音乐做游戏,教师在动作变换前注意提醒幼儿。
幼儿园小松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练习向上跳动作技能头顶到距离20厘米左右的物体。
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在游戏中尝试、观察、讨论、探索向上跳的方法。
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给孩子向上跳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孩子掌握向上跳的动作要领.
活动准备
1、松塔2个,充气锤子1个,17个呼啦圈。
2、长凳一个,大海绵垫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律动
1、出示教具:松塔
2、激发幼儿兴趣:怎么样才能吃到松塔?(幼儿自己想办法)
3、方法:让孩子从中找方法。跳起来用头顶发出声音可以吃到松塔。
4、孩子示范动作要领:
一、蹲。二、摆。三、起跳。
5、幼儿根据动作要领吃两个连续的松塔。
6、游戏准备:每一个幼儿一个呼啦圈,一个锤子。
游戏要求:锤子分两面,一面是松塔,一面是猫头鹰。当出现松塔时就努力蹦,
吃松塔。当猫头鹰来的时候,就蹲在自己的圈里。
7、交换角色。
8、在山坡(是由一个长凳和海绵垫子搭建的)上练习吃松塔。
活动中我反复强调注意安全。
9、结束部分:听音乐律动。(动静交替)
活动反思:
多数孩子对此技能掌握较好,能按要求练习向上跳,其中部分孩子能根据老师强调的动作要领,讨论向上跳的注意事项.但是有个别孩子由于胆小,不敢去尝试向上跳这一动作,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预设的这一点,用更好的办法去引导孩子乐于尝试。
幼儿园小松鼠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音乐游戏,体验游哮来的快乐。
2、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小松鼠的秋天学校》
2、软垫布球
3、音乐:小松鼠进行曲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引导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做《小松鼠的秋天学校》跟老师念一遍。看看看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这只松鼠小喜在做什么事情呢?松鼠老师准备带小松鼠去哪里呢?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飘落下来,果实也成熟了,所以松鼠老师带着小松鼠们去户外摘栗子,在他们排队的时候,发现松鼠小喜不见了,原来小喜偷偷跑去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被老师带回队伍中,他们一起踏着音乐出发咯!
2、感应固定拍
(1)准备与出发
师:早上起床摘栗子了,首先要做什么事情呢?(洗头、洗脸、刷牙)
我们一起随音乐来
间奏与前奏:拍膝。
a段:洗脸、洗手、刷牙、梳头等
(2)行进步伐与路线
3、勇敢者的道路
间奏与前奏:拍膝
a段:双脚跳、单脚跳、踏步
4、延伸活动
师幼一起踏着《小松鼠进行曲》一起去喝水。活动结束
思:
活动过程紧凑,教学内容正确,容量适当,能抓住活动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幼儿的学习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注重师生互动,孩子表现的兴趣浓厚。
整个活动,我很注重孩子的即兴表演,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感应音乐固定拍的时候,我自行设计律动,让孩子用不同步伐或方式行进,变换不同的排列队形,给活动增加趣味性,把孩子的兴趣拢进来,只是在进行的时候,我应该向孩子提出又细又易懂的要求,然后再进行游戏,这样孩子的常规就不会乱。
此活动的教学重点是感应固定拍,我给予孩子足够欣赏音乐的机会,先是让孩子整首欣赏,间奏提示;接着让孩子和我一起玩音乐游戏,每到音乐的第一拍,我都会提醒孩子准备开始了,这样做孩子就能很好的感应固定拍。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达到我预期效果。
幼儿园小松鼠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记住歌词,听音乐边唱边玩游戏,并根据歌词做动作。
2、借鉴“抢椅子”“贴烧饼”的游戏经验,掌握游戏玩法并愿遵守游戏规则。
3、尝试讨论游戏的玩法及规则,享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活动准备:
幼儿已会玩“抢椅子”“贴烧饼”的游戏、录音机、磁带、已熟悉歌曲的旋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玩“抢椅子“游戏
二、基本部分:学习游戏《小松鼠找家》
1、(出示小松鼠图片)回顾音乐旋律,借助图谱记住歌词。
2、边唱边按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完整2遍)
3、提出玩“小松鼠回家”的游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老师和幼儿共同商量游戏规则:如“什么当家?””唱到哪句才能回家?”“一遍玩过后怎样才有挑战?”
4、请第一组幼儿进行游戏(借鉴“强椅子“游戏,进行讲解)
老师强调游戏玩法及规则:(曲一)小松鼠边唱边围着“树林”做小跑步绕圈。
(曲二)“举起小手,快回家呀,快回家”后听铃鼓声再找“家”没找到“家”的小松鼠罚下场。
(间奏)减少“家”以提高游戏的挑战性及趣味性。(“家”逐次递减,最后的幼儿为胜)
5、第二、三组进行游戏。
6、变换“树林”由椅子→单圈圆,幼儿游戏
老师提出如何让全班幼儿都可以参加的建议,请小朋友想办法?
游戏中“树林“由椅子变为幼儿手拉手的圈,全班幼儿参与游戏。
7、变换“树林”由单圈圆→双圈圆,幼儿游戏。
小松鼠躲回了家,要是下雨了,这样的家可挡不住雨,怎么办呢?
三、结束部分:
歌表演“喜洋洋灰太狼”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