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范文网 >工作方案

汉字“百”的教案最新5篇

一份详细的教案是需要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写的,设计生动引人的教案能够让学生更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汉字“百”的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汉字“百”的教案最新5篇

汉字“百”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学会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略)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走进文本

1、知识竞赛:

⑴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⑵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⑶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讲故事比赛:

⑴ 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

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⑵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二、活动二:走向生活

1、火眼金睛:

组织活动: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业中的错别字。

2、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错别字情况记录下来?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5、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三、活动三: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3、读读背背《赞汉字》。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四、活动四:诗文诵读

1、教师导入:

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读读诗人刘湛秋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你一定会为自己面前的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2、亲身体验:

汉字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课文中的这14个生字,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3、感悟交流: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读完课文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文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

五、活动评价、活动续曲

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汉字“百”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内容。

1、导语: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汉字无论是在字形上还是在读音上都别具一格。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拨)

2、揭示内容。同学们,通过刚刚的交流,大家已经对汉字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进汉字王国,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计划。

1、提示: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翻到教科书第43页。

2、学生自由读课文开头的一段话。

3、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结束后展示活动成果。

4、学生自由分组。(教师适当指导:可以分为四大组,第一组字谜组;第二组歇后语、笑话、古诗组;第三组绕口令、对联组;第四组汉字起源组)

5、“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

(3)了解汉字的趣味。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

6、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合理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讨论后,形成完整的计划;可以选择丰富多样的汇报形式,如竞猜、讲故事、朗诵、展览等。

三、讨论交流,完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要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实践,完成活动。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1、提示学生查找图书搜集。

2、提示学生利用网络搜索。

3、提示学生通过请教别人得到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也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生自由回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字谜的神奇吧。

二、猜字谜。

1、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字谜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科书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5)提取画中的信息: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

(6)提取画中的信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7)相传唐伯虎曾在杭州西湖畔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

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

3、小组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田;(3)立;(4)也;(5)休;(6)斗;(7)默。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至(4)是文字谜,(5)和(6)是图画谜,第(7)题是故事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写了许多字谜,说出来让大家猜一猜。

6、阅读《门内添“活”字》思考:

(1)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

答: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

(2)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示例:一人一口酥

一天,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

三、有趣的谐音。

1、谐音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这种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②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③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④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⑤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⑥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以上六组是谐音歇后语,借助同音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①一连三座庙——

②石头蛋腌咸菜——

③霜后的萝卜——

④关公打喷嚏——

宣布答案:①妙(庙)妙(庙)妙(庙);②一言(盐)难尽(进);③动(冻)了心;④自我吹嘘(须)。

(5)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一组出题,其他组成员抢答。

(6)小结:歇后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枇杷”和“琵琶”》。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4)拓展:小组派代表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四、有趣的形声字。

1、默读《有趣的形声字》,概括形声字的特点。

2、介绍:“星”和“凤”原来都是象形字,后来又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蜀”和“祭”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3、交流:形声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另一个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表示这个字读音的部分叫“声旁”,表示这个字意义的部分叫“形旁”。

4、你还知道哪些形声字?说说它们的特点。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比如:“草”,“早”是它的声旁,“艹”是它的形旁。

五、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把搜集的有关资料,做成一期以“有趣的形声字”为主题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此板块中我着重选择了猜字谜和找谐音两个内容让学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交流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汉字“百”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6个一类生字,认识9个二类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新词,并学会积累这些词语。通过寻找有趣的汉字文化,来体会中国汉字的奇特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无比热爱之情,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课文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国汉字的奇特魅力。

教学准备:

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我们懂事时,就开始认识了一个个汉字,它们有不同的形状,表示不同的含义。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无时无刻都要与汉字打交道,早就和这些字交上了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悟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词。

3、分小组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

5、再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

三、学习一类生字。

四、练习巩固生字,同桌读字组词。

五、认读生字。

六、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指名读课文。找三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三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的第一段。

(2)找出这段中的比喻句,你能读一读吗?

(3)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知道朗读。

(5)指名读。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这一段,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2)提出自己画的词语和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思考:a我们说文字是一种符号,作者在前面加入了一个形容词,说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b文中说到了这些有独特性格的.汉字,你还想到了哪些汉字呢?

(1)读这段中的最后一句话,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换成肯定句,老师渗透这叫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2)指导朗读。

3、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第一句话的含义。

4、再练习读课文,要读出感情。

5、指名读课文。

三、作业:将文中喜欢的词语积累起来。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二、完成书后练习。

1、读一读。

(1)找同学领读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2、练习2已经在课堂上完成了。

3、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

(1)找出具有独特性格的汉字。

(2)画一画。

4、朗读、体会、积累。

(1)自由练读。

(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汉字“百”的教案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汉字的读音、形状、意义,展示汉字艺术,感受汉字的美感,了解汉字演变文化。

2.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常用方法。

3.通过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汉字,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和书写汉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际圣湖了解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办一次主题班会。

2.在网上观看中国汉子听写大会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汉字不只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让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事。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觉得非常喜欢汉字呢?让我们认真阅读《我爱你,汉字》提供的阅读材料,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快速阅读,明确任务。

1.学生读《我爱你,汉字》活动建议,思考:

(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

(2)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

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

(2)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研读活动建议,制订计划。

1.学生研读《我爱你,汉字》活动建议。

2.让学生补充建议。

3.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小组。

(1)汉字演变过程研究小组

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阅读提供的材料,再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

(2)错别字、不规范用字研究小组

搜集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不规范使用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的不良后果的事例。策划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在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或者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反映调查情况,推动社会用字规范化。

(3)书法作品介绍与欣赏小组

搜集书法作品,办一个书法展,欣赏汉字的优美,向班级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4.指导学生写好活动计划方案。xxx小组活动计划方案

活动时间参加人员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展示方法

四、自读“阅读材料”。

1.学生阅读。

2.根据自己的计划方案,选择性阅读。

四、教师总结。

通过这次学习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到了汉字的历史悠久,从甲骨文演变到今天的汉字。汉字不但非常神奇、有趣,而且还可以编成字谜、组成词、变成成语……从形状上说,汉字又很形象、美观,这些都让我们初步认识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并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我还懂得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认真阅读《我爱你,汉字》的“阅读材料”。

2.搜集相关资料。

汉字“百”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独特之处。

2.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选择与汉字有关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第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更多的汉字。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我爱你,汉字》。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1.自由读材料1—5,具体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1—5,想想这5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5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5.生汇报,教师点拨。

(1)《汉字字体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3)《书法欣赏》:学生仔细观察三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自主学习,知道研究报告分为哪几个部分,这篇研究报告中是这样处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的。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学习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地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给搜集到的信息分类。

②筛选搜集到的信息,去掉与研究课题无关的部分。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并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首先,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去。其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就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没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观点,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的资料是属于哪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资料,进一步分类、筛选、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五、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有哪些资料?可以怎样表达?

(3)我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我们应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5)研究性报告可分几部分来写?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六、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七、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的表述是否清楚?

2.信息资料的表述是否准确?

3.语句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更直观地表达信息?

5.结构是否清晰?

6.格式是否正确?

7.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研究报告的写作方式。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指导学生怎样搜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完善。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我设计了一个根据所搜集资料的讨论环节,把学生喜欢的题目作为这次调查报告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撰写研究报告奠定了基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电影8百观后感5篇

安全的玩中班安全教案最新5篇

幼儿园胃的教案最新5篇

??百电影观后感500字精选5篇

百入党申请书模板优秀5篇

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心得体会5篇

??百电影观后感500字参考5篇

党一百周年讲话心得体会5篇

汉字作文500字6篇

汉字作文500字推荐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594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