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范文网 >工作方案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教案能够提供教学的参考和标准,保证教学质量,一份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情绪。

2、初步了解乐曲各个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力,并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分辨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分乐段聆听后让学生通过图解为乐曲分段。

教具准备:ppt、钢琴、卡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杨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去欧洲的波兰去旅游,但是啊出发之前,我们要收拾一下行囊,整理一下心情准备快乐地出发吧!聆听——a段

三、分乐段学习乐曲

1、a段的认识

师:刚才这段音乐带给我们怎样的心情呢?(生:开心、快乐…)看来小朋友们都已经调整好心情了。就让我们一起带着欢快地心情,在音乐小火车的带领下高兴地出发吧!——a段

师:小火车欢快地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奔跑着,我们也一起来给它加加油吧!我们做一个接龙游戏,我拍红色字体的节奏,你们来拍黑色字体的节奏。

师:(点评)小朋友们拍的真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接龙游戏——拍一拍。——a段师生接龙

师:小火车跑的很开心现在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让我们用耳朵来把他们找出来,当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你就拍出来表现它,说明你已经找到他了,看看谁的小耳朵最聪明。

——听全曲

2、揭示课题

师:其实呀我们刚刚听的这首好听乐曲,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认识的乐曲,我们一起来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它叫什么名字为好呢?a、《笛子波尔卡》b、《单簧管波尔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乐曲叫《单簧管波尔卡》,是由波兰的作曲家普罗修斯所创作。——贴课题在黑板上单簧管之前我们学习过《加伏特舞曲》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单簧管,他又叫黑管,波尔卡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一种活泼的舞蹈名称。——点ppt

3、b段认识

(1)、师:由于欧洲距离我们中国很远很远,所以我们这次旅行路途非常的遥远,要经历许多各式各样的地方,刚才我们小火车就欢快地在辽阔平原上奔跑着,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小火车又行驶在什么地方呢?——听b段

生:

师: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2)、生画图形谱(其他小朋友用手指在空中也跟着一起画图形谱)

(3)、自主创编舞蹈

3、c段认识

(1)师:小火车爬行完一座座大山之后,现在小火车要钻进隧道了,小火车在钻进隧道之前啊它要发出wu……警示人们,我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火车是怎么叫的?

(2)模唱旋律

四、全曲欣赏

1、聆听全曲,揭示乐曲结构。

小火车这一路经过了3段不同的路段,是哪三段呢?

生:1段在平原上欢快的奔跑2段是小火车爬山岗,3段是穿行隧道。我们把这三段音乐取一个名字,把他们区分开来,a、b、c你们能区分开吗?我们现在玩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分组进行,当你听到音乐的时候就起立,做相应的动作,并一名派代表到黑板上贴相应的图片,第一大组听a段,第二大组负责听b段,第三大组负责听c段,用歌声来模仿小火车的行驶。大家都清楚自己的游戏规则了吗?大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示你已经听出来了。

2、拓展欣赏波兰美景

师:我们这次旅行经过了a段的平原奔驰,再到b段的爬山行驶,然后到c段穿隧道,最后到达终点站波兰了。让我们一起看看美丽的波兰吧!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单簧管波尔卡》,还欣赏了美丽的波兰,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开着小火车走出教室吧!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

2、 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品味的音乐声中去朗诵《大海》这首诗。并在此基础上教唱《大海》这首歌。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大海》

1、看看听听。教师播放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边听音乐边看书32页图画。简介名画欣赏《海滨的渔船》及作者。

2、听听读读。教师与学生一起听小提琴独奏《大海》,并在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歌。

3、学新知识。结合课文巩固复习善于表现优美、抒情音乐的乐器——小提琴,了解“独奏“这一形式。

4、唱唱想想。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歌曲。演唱时请学生体验“f”个这力度记号安排在歌曲什么地方较合适?并想象一下大海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曲谱如下:

学唱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分句演唱的方法。如:教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再反过来学生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最后一句齐唱。

4、唱唱做做。熟唱歌曲后,教师可请学生做以下活动,◎模仿各种不同情景的大海发出的声音。◎用自己身体的律动来表现大海的不同情景并发出不同的声音。◎请编出或讲出有关海的一些故事。

5、唱唱划划。教师启发学生随着自己的演唱旋律画出旋律线条,并做书35页练习1。

6、听听画画。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对象进行拓展教学。如:大海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永远是风平浪静的。听赏管弦乐曲《天方夜谭》的几个片段,他们描写了不同的“海”的情景。请学生把听赏后的感受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7、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水资源,不污染水资源,保护大海,不让大海受到污染。并且环保从自己做起。

教学反思:本单元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学生结合《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神话故事,欣赏起来有自己的一些感觉,但是学生对这种交响乐的理解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渗透一些交响乐的欣赏。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青蛙)

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

师:

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

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了:

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出示课题)

(三)学唱歌曲《数蛤蟆》

1、听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蛤蟆》。

2、识谱(出示谱)

(1)师生一起数小节

(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

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

(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

(3)师生接唱歌谱

3、读词:

(1)教师范读

(2)跟读

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

(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

(4)齐读

(5)教师讲解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梭水上漂)

(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唱词:

(1)师生接唱

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

(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

(4)学生齐唱。

(5)指名唱。

(四)续编歌词

两只蛤蟆……

三只蛤蟆……

小结:

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

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

拓展:

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

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

(播放《花蛤蟆》视频)

如果同学们对描写青蛙的歌曲感兴趣,课下你们搜一搜,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感受波尔卡舞蹈欢快流畅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

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学一学

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a、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b、短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适宜于演奏各种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c、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

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

4、学生创作图形谱。

5、演示图形谱。

三、跳一跳

1、简单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下课)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5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族歌声中高亢嘹亮和欢乐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二、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己的节奏和内心听觉及动作的反映与控制能力。

三、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为歌曲伴奏。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1、结合介绍藏族的服饰、风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饿声音延长歌曲,尤其是衬词“查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3、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

4、选编两个动作,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第二课时

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着手。

2、复听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a、做游戏前,教师应将走、跑、停的图形谱板书在黑板上,或讲清区分的办法。

b、学生听教师的鼓声走或跑,鼓声响起之前,教师要给速度,如;一二一起。鼓声停,学生心里数一、二、三、四,再听着鼓响声去做走或跑。

c、学生可在作为过道进行,可一组一圈,也可以形成例外两圈,行走的方向相反,培养学生的自控,不受他人影响的能力。例外圈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的动作准确率高。

d、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同学要表演节目。

第三课时

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1、结合地理知识简单介绍日喀则。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演唱时情绪饱满,声音要轻快,不要拖拉。

3、学会歌曲后,学生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想一想:三种乐器怎样敲击声音与唱歌合起来效果?)

4、分组伴奏,看哪一组合作得。

聆听《雪莲献北京》

1、初听歌曲(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如果用动作表演,你选择哪一种?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选一种动作边听边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7篇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6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蝉教案7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推荐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027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