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水平,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环保教案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环保教案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废旧塑料袋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废旧塑料袋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废旧塑料袋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
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大家来研究研究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首先,老师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某市约有32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使用1平方米的塑料袋。那么1天之内,我市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我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废旧塑料袋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320000平方米 0。32平方千米
月 96000000平方米 96平方千米
年 116800000 平方米 116。8平方千米
3、“我们新泰市的总面积是1933平方千米。结合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该市一年之内家庭使用的废旧塑料袋总面积,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厂家,超市,商品零售场所。总量将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如此之多的塑料袋足以铺满整个市的天空。多么可怕的景象。我们的城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旧垃圾袋,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使用塑料带的现状,贴上废旧塑料袋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关于废旧塑料袋的问题。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它?”
二、观看录象 : (看一看)
“就从咱们新泰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旧塑料袋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们市是国家园林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废旧塑料袋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我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
经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可以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
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塑料购物袋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从今年六月一日起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开始限制白色污染物品的使用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塑料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也吃下肚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将你们的创意以书信的形式寄给环保局,看看能否为我们市的环保工作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 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
“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环保教案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一)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掌握通过查找资料认识事物的方法。
(二)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喜欢探索动物的秘密,知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成长方式。
二、活动准备
(一)知道从图书上、电视上、上、报纸上可查找学习资料。
(二)电视机,实物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小蝌蚪小时候真好玩,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的故事吗?我们可以去哪里查找这些资料呢?”
2、:可以去电教室、科学室、标本柜、图书架。查找资料,让幼儿知道借东西要征得管理员同意,还要登记。
(二)查找资料
1、学习寻找资料的方法
(1)按需要找出所需资料。
(2)征得管理员同意阅览资料。
2、登记所借用资料
(三)分享资料
1、回活动室,各组请一个小朋友把找出来的资料向大家介绍。
2、:有些动物一生下来,就会自己行动(跑、跳、游、爬),会找东西吃,如羊、马、象等;有些动物生下来不会自己行动,双眼紧闭,要爸爸妈妈喂它们吃东西,照顾一段时间,如猫、狗、猪、松鼠等;有些动物先是妈妈生下蛋宝宝,经过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孵蛋才会破壳而出,如ji、企鹅等;有些动物要像青蛙那样,经过几次变化才会长大,如蚕、蝴蝶、知了等。
3、讨论:动物成长需要什么”
:“原来,动物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可是动物要成长得好,最需要***关心爱护,还要有合适的环境。”
四、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动物小时候。请小朋友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下来,布置小画廊。
环保教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活动准备:
小兔,小猴图片,糖若干
重点:知道不乱丢垃圾,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活动过程:
一.我们出去玩
1.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今天公园有小动物在玩,我们去公园玩。
二.公园里的小动物。
1、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在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表演:
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
a、小兔怎么了?
b、怎么会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引导幼儿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是谁扔的香蕉皮?
d、那,香蕉皮应该扔那?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幼儿每人一颗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如有孩子丢地上,教师以小猴的身份提示孩子把糖纸捡起放垃圾桶。
三.回家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教师和幼儿一起做开汽车动作绕活动室走一圈结束。
环保教案教案篇4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对于周围新奇的事物都会产生疑问并愿意探索。为了让幼儿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水的粗浅科学知识,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从中体验到探索与尝试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及大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重点
引导幼儿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的想象空间、表现空间。
物质准备:
1.节约用水的有关图片及玩具小狗和玩具娃娃各一。
2.歌曲《水龙头不哭了》。
3.幼儿每人一杯水。
活动过程
(一) 随音乐《划船歌》边唱边做动作进入教室,通过提问引出儿歌。
1、教师利用玩具“狗”和玩具“娃娃”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欣赏儿歌《好渴好渴想喝水》,让幼儿喂玩具狗和玩具娃娃喝水,培养爱心,并提问:小狗和小妹妹口渴时怎么样?喝了水以后怎么样了?引出对水的作用的谈论。
2、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水的作用。
3、教师和幼儿共同观察“水的作用”的有关图片,讲讲水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发言,教师进行拓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关系,可用儿歌《水是宝》的形式将幼儿的发言进行整理,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4、提出情景假设:如果没有水……启发幼儿大胆发言。
5、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水的作用很大,我们该怎么办?帮助幼儿进一步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6、欣赏歌曲《水龙头不哭了》,并鼓励幼儿在儿歌的伴
奏下大胆表演,让幼儿对节约用水进行情感体验,
然后划船回家。
活动反思:
通过假设及幼儿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而且吸引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并懂得珍惜资源,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环保教案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水体污染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生活在长江边作为长江的小主人有责任更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本活动结合湖北省宜昌市《生态小公民》幼儿版中《鲟鲟回家了》绘本故事,幼儿通过小实验等探索、操作活动,来进一步帮助幼儿认识到干净的水来之不易,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整个活动安排动静交替,给幼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之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长江水源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的意识。
2、尝试探索用多种材料过滤脏水,感知通过过滤能使水变干净。
3、能依据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中初步掌握多层过滤的方法。
难点: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记录进行比较和判断。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具、学具
教具:记录板(贴有主要材料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绘本故事《鲟鲟回来了》;双层展示台(摆放装有过滤好的水杯)。
学具:实验材料人手一组(漏斗、透明杯子、装有脏水的容器、托盘、抹布);过滤材料人手一组(小石头、棉花、小毛巾)。
2、录音(长江的自述)
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观看长江流域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流域,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长江受污染的情况。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长江的样子,你们喜欢这样的长江吗?长江的水又黑又臭又脏,其实以前的长江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的长江美丽、清澈,水里里还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鲟鲟一家就住在这里,可是现在的长江却变得又黑又脏又臭。长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2、教师:原来污水的排放,乱扔垃圾等行为都是使长江的水变黑变脏变臭的原因,让我们大家一起听听长江是怎么说的?
3、听录音:我是受污染的长江,最近几年我变的又黑又脏又臭了,我的河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清清的了,生活在我这里的小动物也没有了自己的家,它们有的搬家了,有的都死了,唉!我真难过呀!
4、我们有什么办法使长江的水变清?
5、教师:要使长江的水早日变清,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发动自己身边的人,都加入到治理长江的活动中。
二、长江的水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守护,生活中也有一些脏脏水,我们怎么把这些脏水变干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用过滤的方法让脏水变干净。
1、认识净化材料,讨论如何做实验。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小石头、棉花、毛巾这三种过滤材料,请你们试试用这些把水变干净。这里还有一些做实验用的辅助材料(认识材料),我们可以怎么做这个小实验呢?
2、幼儿观看材料,进行分析,寻找正确、合适的实验方法(重点引导幼儿将水从材料上流过,慢慢的倒水)。
3、师幼共同小结:我们先将杯子摆好,在上面放上漏斗,然后选择你需要的过滤材料放进漏斗里面,脏水要通过材料才可以哦。(多媒体课件显示过滤器摆放步骤:水杯+漏斗+过滤材料+脏水)
4、现在我们准备好做实验了吗?(分小组进行过滤小实验)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的材料摆放顺序
三、分享交流,讨论过滤水的过程
1、过滤结果比较,引出多种材料组合过滤。教师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水杯是几号?刚才用了什么材料进行过滤?(将幼儿介绍的材料贴到记录板上)
2、教师提问:一种材料和多种材料组合过滤相比较,哪种过滤方法更干净呢?
3、今天我们尝试了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过滤把脏水变干净,脏水要变干净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让家乡的天更蓝、水更绿,大家都能做到吗?
四、活动延伸:我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找找更多的让脏水变干净的办法吧。
活动总结
?鲟鲟回家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故事,通过绘本故事导入,让幼儿了解长江水污染对中华鲟、江豚等鱼类的危害,知道水源对我们大家的重要,从而启发幼儿探索水变清的方法。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对材料进行了充分的探索,通过教师引导认识材料、观看材料、分析材料到操作材料,幼儿在观察和记录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明白人类发展活动必须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有青山绿水,美丽家园。
环保教案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了小树、花草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从小爱护花木、保护环境。
2、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倡议绿色,做好宣传社会。
活动时间:20xx年3月13日——3月17日
活动准备:
1、植树所需的工具:水壶、锄头、剪刀(家长自备)。
2、准备摄影设备,拍摄下植树的过程。
3、红色挂带:环保小卫士
活动安排如下:
1、亲子小制作
1)活动前一天亲子制作小树叶形状
2)孩子说出对小树的祝福语,请家长写下来。
2、教师带领幼儿给校园内的树浇水、松土、修枝。
3、将幼儿制作的祝福语挂在幼儿园树中的每个角落。
4、与小树合影,和小树比比高。
5、幼儿设计宣传单,利用下午离园时间发放宣传单。
说明:
1、小班孩子对大剪刀修枝有困难,修枝由老师帮忙,孩子观看。
2、发放宣传单的孩子要挂上红色的环保小卫士。
3、活动结束后,做成活动展板。
环保教案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教养方面::巧妙运用橡皮泥,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2、教育方面: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3、发展方面:感受食品艺术之美,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
4、拓展发面:渗透从小树立爱护大自然的每一片绿色的环保意识。
重点: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难点:能制作出丰富的美食。
教具:食品图片及美食录像、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 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二、发挥主体
1、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2、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3、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引导思考:你可以橡皮泥制作什么“食品”
4、小组分工合作,以小小美食店引导,设店长小厨师,播放音乐开始愉快的美食制作活动。
三、发展主体
1、 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 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四、课外延伸
1、师问:我们的食物大部分都来自于大自然,那么大自然的每一片绿色要靠我们怎样去保护呢?
2、生各抒己见(渗透保护大自然每一篇绿色的环保意识。)
教学总结: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
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