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范文网 >工作方案

幼儿园做糖果教案5篇

提前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促进有效的师生交流和合作,一份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时间和任务,合理分配学习资源和活动,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做糖果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做糖果教案5篇

幼儿园做糖果教案篇1

一、教案目的:

1、乐意参与数学游戏活动,体验生活中运用数学的快乐。

2、感知8以内的数量,在游戏中认识8。

二、教案准备:

1、物质准备:小兔头饰一个、糖果若干、透明袋人手一个、点子卡片、数字卡片若干、食品盘若干、进货单人手一份等

2、环境创设:在活动室创设“糖果超市”的情境

三、教案流程:

(一)买糖果:感知7以内的数量

1、以“帮小兔的糖果超市进货”的口吻引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小兔头饰)嘿,小朋友们你们好!知道我是谁吗?我是糖果店的老板——小兔波波。这两天我的糖果店生意特别好,糖果都快卖完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进货吗?

2、进糖果

(1)讨论:进货单的作用。(进货单的数字是多少,可以买几个糖果?)

教师:这是糖果店的进货单,你们知道进货单有什么用呢?怎么用进货单呢?(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进货单的用法”)

(2)提出要求:a、进糖果不推挤、不吵闹,做个文明的顾客。

b、进与自己进货单数量相同的糖果。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进货单上的数字是几就请你进几颗糖果,比如进货单上数字是8,那我们应该进几颗糖果呢?去进货时应该怎么样?对了,不推挤,不吵闹,做个文明的顾客。 3、集中交流:

复习7以内的数,并引出数字8

a、你用进物券买了多少糖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了,你们知道比7颗糖果多一颗是几颗?对了真棒是8颗。(出示数字卡片8)

b、8像什么?8还可以表示什么?(出示像“8”的图片,例如“葫芦”、“饼干”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8”)

4、引导幼儿将进的糖果送到超市相应的货架上。

教师:谢谢小朋友们。请你们帮我帮糖果放在货架上。

(二)装糖果:感知数量8

1、以“小兔的朋友小熊要过8岁生日,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装数量是8的糖果”的口吻引导幼儿感知数字8

教师:(以小兔的口吻说)明天我的好朋友小熊就要过8岁生日了。请小朋友为我装8颗糖果作为小熊的生日礼物。

2、提出要求:

(1)每袋应装数量是8的糖果。

(2)在装好的糖果袋上贴上相应的数字。

3、引导幼儿装数量是8的糖果。

4、师幼共同交流检验。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数的对不对,是不是八颗。

(三)送糖果

教师: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为小熊送生日礼物吧。(教师和小朋友一期排好队伍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做糖果教案篇2

一、活动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糖果娃娃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磁铁游戏活动,感知磁铁能吸引铁的现象,提高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

大班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磁铁、糖纸、铁钉、铁垫片、牙签、橡皮泥、镜子、塑料板、纸板、书。

五、活动过程

幼儿讨论制作方案。

用彩色糖纸做娃娃衣服,用糖纸的一端拧出一个娃娃头,下边做娃娃的裙子。

探究的问题:怎样让糖果娃娃跳起舞来。

用同种材料给糖果娃娃搭建“舞台”。

试一试:让糖果娃娃在“舞台”上跳起舞来。

(1)把铁钉倒放在镜子上,将糖果娃娃套在钉子上,用磁铁在镜子下面来回移动,糖果娃娃就能跳舞了。

(2)将糖果娃娃用两根牙签固定在橡皮泥上,再将铁垫片放在橡皮泥的底部,然后用磁铁在镜子下面来回移动,糖果娃娃就跳起舞来。

(3)糖果娃娃里包上橡皮泥,铁钉套上铁垫片,再将铁钉插在橡皮泥上,用磁铁在下面来回移动,糖果娃娃就能跳起舞来。

试一试,厚薄不同的各种材料叠加起来,糖果娃娃在“舞台”上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用镜子、塑料板、纸板几种材料叠加起来,糖果娃娃可以动。

(2)用镜子、厚书叠加起来,糖果娃娃有时能动,有时不能动。

(3)“舞台”太厚,糖果娃娃不能动。

(4)“舞台”越薄,糖果娃娃动得越快,随着“舞台”的加厚,糖果娃娃的移动速度逐渐减慢,直至不动。

幼儿园做糖果教案篇3

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提高对色彩的搭配能力,感受色彩的绚丽多彩,练习用团圆、卷、拧、粘贴等方法制作长腿糖果人,尝试正确运用剪刀,提高手的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用团圆、卷、拧、粘贴等方法制作长腿糖果人。

2.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搭配能力,感受色彩的绚丽多彩。

3.尝试正确运用剪刀,提高手的协调能力。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剪制好的糖纸,废旧报纸,黄色、绿色、红色、蓝色、黑色等颜色的彩纸。

2.剪刀、胶带、胶棒、铅笔。

3.腿糖果人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请小朋友看看它是谁,长的什么样?”

出示长腿糖果人,并请幼儿讲述:大大的耳朵、椭圆形的眼睛、圆形的黑色眼株,圆圆的鼻子,弯弯的嘴巴,长长的腿。

师:“长腿糖果人,你一个朋友也没有,多无聊呀!来,我帮你找一个朋友吧!”

二、教师示范制作“长腿糖果人”

1.制作糖果:教师把废旧纸张折成或团成糖果的形状,用糖纸包好卷起来,两端分别拧一下。

2.在彩纸上画出椭圆形的眼睛、圆形的眼珠、圆形的鼻子、弯弯的嘴巴,一样一样剪下来并贴到糖果上,糖果人的脑袋就做好了。

3.在彩纸上画出并剪出两条长长的腿,并粘贴彩条进行装饰。

4.把长腿糖果人的腿和脑袋用双面胶或胶棒粘贴起来。

三、进一步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师:“吱”“吱”糖果小人说话了,我们听听他说什么。它说一个朋友太少,想请小朋友帮忙再找许多的朋友。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

四、教师讲明注意事项

1.在制作过程中,要讲卫生,不要把纸丢到地上去。

2.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剪刀不能碰到别的小朋友,也不能伤着自己。

3.小朋友要友好合作,胶棒、双面胶和其它材料可以一起用。

五、幼儿制作“长腿糖果人”,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作品

把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共同欣赏。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孩子在家一起制作“长腿糖果人”。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百科:糖果是糖果糕点的一种,指以糖类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小吃。若水果或坚果类食物裹上糖衣,则称为甜食(如糖葫芦)。在亚洲文化广义上,巧克力及口香糖很多时亦会视为糖果的一种。在欧美国家,糖果是仅指指使用白砂糖或麦芽糖下去制作的产品。而古时欧美甚至使用蜂蜜为原料制作糖果,但因为蜂蜜成分过多不容易控制而不适用工业化生产。

幼儿园做糖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对1和2的点子卡片进行实物糖果的匹配。

2.通过形式多样、有趣的操作,激发幼儿乐于参与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对1和2的点子卡片进行实物糖果的匹配。

活动准备

点子卡片、各种糖果、魔术袋、夹子。

活动过程

案例描述:

(a)、小游戏:变魔术。

1. 教师变魔术。教师手中握1-2粒糖,让幼儿猜测。

2. 个别幼儿变魔术。

(b)、找朋友。

教师:(一粒糖贴在黑板上)一粒糖还有一个好朋友呢,小朋友看,它是谁?(小点子)有几个点子呀?(1个)小结:原来1粒糖和1个点子是好朋友。(辅以动作),幼儿学说。

(c)、夹糖。

(d)、点子与糖果数量的配对。

1.教师讲解示范。

2.幼儿操作。

3.给动物送糖果。

(e)、延伸活动:品尝糖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属于数学领域,作为教师的我要成为引发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整个活动以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展开。活动中,我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节,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教、学具,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自主地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更加注重对幼儿能力、习惯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照《纲要》精神,反思我的教学,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在活动中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现在整个活动中,如:让孩子看,让孩子猜,让孩子试,让孩子说,让孩子学,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掌握点子与食物的配对。

2. 教学目标:着眼发展,注意整合。如:在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装了几粒糖?去给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说,小青蛙,我送你一粒糖等等,敢于说出自己操作结果是渗透语言领域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唤起自信心”,则是社会领域的目标。

3.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

?糖果游戏》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缘于幼儿的兴趣。因此,选择这个来源于幼儿生活,又是幼儿感兴趣的糖果作为数学活动内容,既是幼儿熟悉的,又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只要动手操作,就会有体验,有收获。同时又有挑战性,而幼儿这种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是幼儿终身发展所要具有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内容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

小百科:糖果是糖果糕点的一种,指以糖类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小吃。

幼儿园做糖果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感受糖果的简单形状和软硬特点。

2、能快乐较清楚地表达糖果的形状和软硬特点。

3、体验大家一起吃糖果的快乐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糖果的形状和软硬特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较清楚地表达糖果的形状和软硬特点及按糖果的形状分类摆放。

教学准备

糖果若干、糖果ppt,圆形方形糖果屋各一个、各种糖果(圆形、方形、软的、硬的)、摸袋一个。

教学流程

一、说说自己喜欢的糖果,激发孩子对糖果的兴趣

1、师:你们吃过糖吗?你吃过什么糖?

幼儿:根据师的提问讲述吃过的糖果。

2、让幼儿看ppt欣赏一些糖果初步感知特征

师:你们吃的糖果真好,想不想知道老师吃过哪些糖果,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幼儿:回答老师的问题看ppt和师讨论并试用语言表达所看的糖果 。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演示ppt让幼儿初步感知糖果的形状特征并试用语言表达所看的糖果 。

二、摸一摸,分一分

1、师:欢这些糖果吗?老师还请来了一些糖果呢,你们想和这些糖果交朋友吗?这些糖果在哪里呢?它在老师的口袋里谁想来把糖果宝宝请出来

幼儿:幼儿回答师的提问

2、师: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在师的口袋里摸出糖果引导幼儿讲出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软、硬)

幼儿:摸糖并经师引导讲出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软、硬)

3、师:听,谁在说话,放课件问幼儿这是谁,看表情为什么不高兴?听听它想和我们说什么?课件里的糖果宝宝说;"我己经出来好长时间,妈妈会担心的,我想回家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忙送我回家吗?

幼儿:幼儿回答问题并准备参与情境表演送糖果宝宝回家。

4、师:但是老师要叮嘱一下,可不要送错哦,这是什么形状的糖?那它的家也是圆形的,记得一边送边说:"糖果宝宝我送你回圆圆的家里去"。这是什么形状的糖?那么它的家也是什么形状?一边送一边说:"糖果宝宝我送你回方方的家里去"。

幼儿:幼儿参与情境表演按糖果的形状送糖果宝宝回家。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此环节通过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参与进来,先是让幼儿亲近老师,在老的口袋里摸拿糖果调动幼儿的情绪,然后再学认糖果的形状、感知软硬并乐意用语言描述。再通过师的直观教学法引导幼儿帮助糖果宝宝找家。

三、品尝糖果

师:小朋友真能干,糖果妈妈为了感谢你们它送给你们一些好吃的,是什么呢?是糖,好选一块自己喜欢吃的糖,试试自己剥掉糖纸,糖纸放在哪里?

幼儿:和师互动品尝糖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绘画教案5篇

幼儿园手工教案参考5篇

幼儿园绘画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欢乐多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春雨》教案5篇

认识圆幼儿园教案5篇

下雪啦幼儿园教案最新5篇

幼儿园大班蝴蝶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美术画苹果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863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