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范文网 >调研报告

疫情的先进事迹通用5篇

我们写事迹材料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编造或夸大自己的实际情况,事迹材料是培养勤奋和毅力的重要教材,下面是二十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疫情的先进事迹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疫情的先进事迹通用5篇

疫情的先进事迹篇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不惧严寒、坚强不屈的顽强精神一直以来为世人所熟知。

做一朵“先锋梅”,迎风傲雪挺“疫”线,用奋斗书写“初心”华章。“我将尽我所能,和病毒做对抗,定能战必胜!”95后护士郭佳萌剪去长发,“断发出征”抗“疫”一线。她曾是温室的“雏菊”,却在寒冬时节“逆向生长”,穿上了“白装”,就成了“寒梅”。“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面对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我先上”的觉悟和“我要上”的决心,勇当先锋、争作表率,坚决果断投身到战“疫”第一线,做一朵“先锋梅”,傲雪迎霜、不畏严寒,任凭“雪虐风饕”也毫不退缩。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冲锋在防“疫”最前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做好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做一朵“战斗梅”,攻坚克难战“疫”线,用无畏描绘“担当”画卷。湖南衡山县东湖镇医生宋英杰,年仅28岁,连续多日奋战在防“疫”一线,因劳累过度,离我们而去。他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却在重要关头挺身而出,披上了“盔甲”,就成了“战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防控处于胶着对垒的状态,广大党员干部要有“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魄力、无惧“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勇气,在关键时刻逆流而上、向险而行,深入防“疫”一线“主战场”,做一朵“战斗梅”,以无畏之姿、勇挑重担,以无惧之态、战斗在第一线;坚决做到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集中精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做一朵“守护梅”,尽心尽力守“疫”线,用坚守奏响“为民”乐章。哪里有疫情、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主动深入一线战“疫”,加强科学防“疫”宣传,消除群众疑虑,坚定群众信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加固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严防死守,使群众放心;及时提供生活必需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群众安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做一朵“守护梅”,尽心尽力坚守在防“疫”一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战“疫”,守护在群众身边,让群众的心静下来、暖起来。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从梅花开始。在此抗“疫”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守岗位、奋勇向前,与人民群众一起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定能共渡难关、共迎温暖明天。

疫情的先进事迹篇2

新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长春中路街道办事处长春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连轴转 日夜转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长春中路街道长春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带领党员干部群众,连轴转、日夜转,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服务群众。

长春北路社区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应急防控预案,全体工作人员下沉至3个网格党支部,分批次开展全覆盖摸排,保证24小时连轴运转,每天每户测温2次以上,并及时对摸排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比对,查找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和漏点。

2月起,长春北路社区居委会先后组织57名网格员、34名党员成立“红色突击队”,募集34名党员志愿者组建爱心车队,坚持每天对辖区所有小区开展筛查甄别,帮助居民解决生活困难。

发现外来返乌居民有发热症状后,社区立即启动防控预案,社区书记带领疫情防控专班、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上门采取防控措施,安排专车将发热居民转运至政府指定的集中发热门诊,并同步向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对发热居民7天内行动轨迹进行全面认真梳理,对所有可能与之接触过的人员逐一登记造册并分别进行隔离,有效阻止疫情大面积扩散。

在全市封闭隔离期间,社区居委会要求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通过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警综平台等,将工作人员每天摸排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比对和筛查,全面分析掌握辖区居民出行动向;对外部来访人员,社区通过各小区门岗认真登记来访人员详细情况,成立核查小组将每日来访人员登记信息与平台大数据库进行比对,并分类建立台账,保证台账及时准确更新;对辖区发热人员,社区主动实行陪诊送诊;对居家隔离人员,社区帮助安装智能报警门吸,张贴隐形封条,避免他们外出走动和人员来访。

在社区居委会的号召下,社区工作者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居民加油鼓劲,提振信心。同时,社区居委会成立辖区居民后勤保障小组,及时收集梳理汇总辖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按照事不过夜的原则帮助解决。每天确保居民的日常生活供给,定时帮助清理居家人员生活垃圾。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通过微信视频聊家常的方式,对居家人员开展心理疏导,每周举行线上知识问答、才艺展示等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让宅在家里的居民宅得住、宅得稳。

疫情的先进事迹篇3

居延路社区专职副书记蒋秀梅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工作中,居延路社区专职副书记蒋秀梅同志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守初心、担当使命、迎难而上,以担当精神和过硬作风,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应尽之责。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宣传引导、摸底排查、体温检测、防控知识讲解、重点人群管控等各项工作。她说:我作为社区工作者,又是一名党员,肯定是要冲锋在前,起到这个先锋模范作用,和居民群众一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太阳,早上上班时2岁多的孩子还没醒来,晚上加完班回到家小孩已经入睡,孩子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全部由她年近70岁的母亲照料,她把对母亲和孩子的内疚化作全部的工作动力,全身心的为辖区居民服务,对社区内居民进行拉网式健康排查登记,确保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到目前共排查所辖社区954户,2241人,重点防控人员三人,监测外出返旗人员体温196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在人员密集区张贴宣传标语、为重点防控家庭上门送去体温计,枯燥繁琐的工作,体现了一名战斗在一线疫情防控的共产党员舍小家,为大家,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争当疫情防控桥头堡和保护群众生命健康排头兵,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的感人故事。

:

疫情的先进事迹篇4

“做为一名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最迫切的愿望,我希望党组织能在最紧要的关头考验我,我一定会向党组织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在这场生死时速的“疫情大考”中,__十八站公安分局十八站林业派出所辅警、入党积极分子__从容应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接受了党组织的考验,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入党积极分子的精神风貌。

“辅警也是警,在灾难面前我不上谁上!”铿锵的话语是对信仰的执着与坚定。疫情到来的时候,__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警务辅助人员而退缩,相反,他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再次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第一批集结到派出所领受任务,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击队。此时,他的妻子身怀六甲,由于上一次怀孕的时候流产了,这次妻子可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正需要他的精心照顾和陪伴,危难之际,他做出了抉择,舍小家保大家,于是他怀着愧疚把怀孕的妻子交给母亲照顾,就匆匆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从大年初三开始,他不计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外来返乡人员核查和科学防控疫情蔓延第一线。排查外来人员、摸清底数是阻击疫情的关键环节,面对全局4000多户居民的工作量,难度可想而知。但__的心里没有困难,只有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目标。在防护装备紧缺的'情况下,他仅凭一只口罩,深入居民区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排查。他和战友们先后入户排查1320户、3319人、外出返乡人员308人、上级推送人员116人,排查来自武汉周边等疫区人员6人,无确诊病例报告。排查工作做到了无一遗漏、无一差错。__凭着一股子拼劲,成为所里第一个完成居民区入户排查登记的外勤。这个第一的背后是他走坏了两双鞋。

排查工作面对的不光是苦与累,还要面对职工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是刁难。但在__的心中,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其他的都没有放在心上。在走访铁路平房区时,有户张姓居民有子女从外地回来,十分反感不配合入户排查工作,不给他开门。当时室外温度零下二十几度,__就站在门外,耐心的向群众讲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在他四十多分钟苦口婆心反复劝说下,最终得到了张大妈的理解和认可,打开房门把冻得发抖的他让到屋里,不解地说“你这孩子,咋真犟啊!”__真诚的说:“大妈,我的工作是为了你们一家的健康,也是为了全局一万多人的安全,我不能马虎啊!”。有时在排查中,住户家没有人门锁着,但他观察到房屋的前后有脚印,为了不遗漏一人,他采用错时工作的方法,一大早赶到头天没见到人的群众家走访登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驿站的清晨7点,天刚朦朦亮,他便开始了工作。每天入户结束回到所里,时间早还能回家吃口饭,如果走访回来晚了就吃一碗泡面,连夜还要将全所的走访情况统计汇总形成台账材料,及时上报。经常加班到后半夜就在值班室凑合睡一会儿,天亮又出发了。几天下来,原来的“王胖子”明显瘦了许多,领导同事叮嘱他注意休息,他一笑而过:“没事,就当减肥了”。

警察的担当就是哪里是一线哪里有我。做为“资深”辅警,__主动向所领导请战带领年轻同志去最繁忙、情况最复杂的火车站配合社区防疫部门对每天上下火车的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和体温检测,由于本地车站没有候车室,__只能在站台上工作,天气寒冷戴着口罩还要不停地询问讲解,一个车次忙碌下来,他的口罩、帽子早已被雾气浸透,白色的冰霜挂了一脸。回到家里,妻子又心疼又责怪,__却笑着问:“像不像圣诞老人?”除了每天的入户宣传、电话排查,走访场所,追踪重点疫区往来接触人员,他还要走街串巷向居民们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疫知识,号召大家遵守政府号令,减少外出和聚会,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保持镇定,提高防护意识。尽最大努力安抚群众,维护社会稳定。回到所里他说:“一天忙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腿疼天天如此,吃不吃饭都不要紧,要能美美睡一觉才最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__,这个90后的年轻辅警以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的勇气和干劲践行了入党申请书上的铮铮誓言,也向党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疫情的先进事迹篇5

某是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管理处副主任护师,除夕夜,她刚刚在岗位上过完了自己的59岁生日。在北京医疗队的136人当中,她的年龄是最大的,任务却是最重的,她要保护好每一个人的安全,从北京医疗队的驻地到隔离病房,所有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平安”两个字背后承载着太多的付出。

她的工作要事无巨细

北京医疗队驰援某6天以来,往返于驻地与隔离病区之间次数最多的,便是某。“电梯里再补一瓶手消,大家按电梯按钮之前一定要先给手消毒。”无论在驻地,还是在隔离病房,记者每一次碰见她,她都在忙碌。

院感工作到底是指什么?某总结说:“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医护人员防护服的穿脱是否规范,要一再督促;医院、驻地的环境是否符合规范,要一再检查;空气尘埃离子的监测、可接触到的物体表面的清洁……总之,这是一项事无巨细的工作。

由于疫情的突如其来,今年春节,某坚持在岗。她早在1月26日便写下了请战书,除夕夜更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了自己的59岁生日。

“等她这次任务完成了,回北京再隔离隔离,也就退休了。”同事们的一句玩笑绝无恶意,多是担心她因为年岁大了有什么闪失,她自己却从不把年龄当成一个负担。她作为有着39年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必须要担下这份责任。“抛开这些前提,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我们家5口人,除了4岁的小孙女儿,全都是党员。”此次出征某,某没有向家人做过多的解释,全家人都默默支持着她。

病区改造重任迎面而来

某协和医院西院区的住院楼,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普通病区改造成了隔离病区。但从严格的院感角度看,仍有太多的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北京医疗队的航班抵达某后,对某来说,当时留给她休息的时间几乎没有,进一步改造病区,确保所有医护人员的安全,这个重任迎面而来。

1月28日,某协和医院西院区确诊患者收治病房投入使用。时隔一天,疑似病毒感染患者病房投入使用。分秒必争的背后,是某丢失的睡眠。为了督促病区改造,她连续数日凌晨5点起床,翌日凌晨1点才返回驻地。

“三区两线是我们的基本要求。”某说,三区是指生活区、清洁区、半污染区,两线则是指患者通道和医护人员通道。

“改造好病区,确保医护人员不被污染为根本原则。”在先天硬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在细节上下足功夫,某一次次和院方探讨修改意见,不断完善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次到现场梳理流程。在不满24小时内,顺利完成了病区改造任务。

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现在,接诊流程基本捋顺了,某的工作重点,也从病区转移到医护人员身上来。她最关注的是医护人员防护服的穿脱流程。

某说,尤其脱防护服这个环节,她最担心,因为被脱下的防护服已经是污染状态,操作步骤错一点,孩子们就可能有危险。

“隔行如隔山,穿脱防护服要从零基础教起。”某协和医院西院区的医护人员,大多没有进入隔离病区的经验,为了让北京医疗队和当地医护人员都能尽快熟悉、掌握防护服的穿脱,某几乎是从零基础开始教学,口述、演示、制作视频,几乎能想到的办法她都用上了。

“前一两天的时候,准备比较仓促,接班以后,我带着疲惫的孩子们回来的时候,只剩下面包了,那时候我特别揪心,心疼孩子们。”在某眼里,年轻医护人员都是她的孩子,北京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共有136人,某却说她的目标是保护149人的安全,两个数字的差额正是媒体记者,“因为你们也是我的孩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抗疫情期间党员先进事迹7篇

抗疫情党员先进事迹7篇

疫情期间志愿者先进事迹6篇

省优秀教师的优秀事迹通用5篇

抗击疫情先进个人事迹材料6篇

疫情防控工作个人先进事迹材料6篇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8篇

疫情期间个人事迹6篇

浙商疫情倡议书通用5篇

2023年疫情心得体会通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632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