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比较熟悉,大家怎样完成事迹材料呢,通过表扬信的写作,我们能更好地宣扬好人事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二十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榜样事迹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榜样事迹心得体会篇1
张桂梅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她和她所产生的力量带来了哪些影响?来自妇联、教育、卫生、新闻、检察等领域的代表从她们眼中的张桂梅讲起,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大家带来了她们所经历的那些不平凡的故事。
“这些年,张老师的精神通过口耳相传,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丽江市华坪县妇联主席刘安萍说,张老师的精神成了一块火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恪尽职守,奋发作为。她激励着全县广大妇女在脱贫攻坚、教育扶贫、家庭建设等各个领域岗位建功,一批批比学赶超的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创业典型、致富带头人不断涌现。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团队纷纷行动起来,到敬老院开展敬老活动,为山区学校开展流动义务理发。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成为华坪县城内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之前找工作特别想从事教育行业,主要也是觉得教育这份工作很神圣。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提升自己.从事教育行业这几年的时间里,也接触了两三千的家长.好在接触到的家长都是对教育很重视的.可能我无法和张桂梅校长一样去改变一代人,也没法做到和她一样为帮助这些山里的孩子学习,付出自己
的一生,但是我们可以为家长在就教育孩子方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很多家长会在育儿和教育及和孩子沟通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正赶上青春期、叛逆期或者孩子性格方面的问题等等......我们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状态,给家长一些合理的建议.接触到家长有教育孩子方面的成功经验的,我们也可以多收集一下,分享给其他家长。让孩子们能快乐的学习,收获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影响一座城。我想,这就是张桂梅精神在这个时代发出的最有意义的回音,也是现在以及将来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学榜样事迹心得体会篇2
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莫过于教师——他们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
每一名站在讲台上的师者都值得我们尊重,授业传道成了他们生命的选择,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一个人,她不仅为师为表、传道授业、解惑答疑,她还是136个孤儿的“妈妈”,19年来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孤儿健康成长,走进学堂;她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照亮了贫困山区1645名女孩迈向大学之路。她叫张桂梅,是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也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她,一个62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却用人间大爱,为孤儿、也为祖国,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命运无情,人间有爱。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孩子,却用一个伟大的母亲的怀抱,温暖了136名孤儿的生命。“孩子,别怕!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一句简单的话,却是最伟大的承诺,是最坚强的担当。她用瘦弱多病的肩膀,为孤儿们建起了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为他们托起了命运的未来。
桃李春风,师恩难忘。张桂梅,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总是把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放在心头。她深刻认识到贫困山区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为解决孩子读书费用问题,她四处筹资、多年奔走,2008年成功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办有理想信念的教育,11年来,女子高中改变了1645个农村女孩的命运,也改变了1600多个农村家庭的命运。
传道授业的光辉崇高,兴家庇幼的大爱伟大,张桂梅,用瘦弱的身躯为我们留下了顶天立地的精神光华。我们虽不在教师的岗位,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传递爱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本分。我们应当学习她的崇高精神,舍己为人民,大爱暖人间,把自己深埋在心底,时刻温暖别人,用真情为他人托起明天的太阳。
学榜样事迹心得体会篇3
蒙古族,1955年6月生,1976年11月入党,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区近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改革先锋”等称号。
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身着一袭蓝色蒙古族长袍的,正是被称为“草原之子”的廷·巴特尔。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扎根牧区,在近50年的时间里,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廷·巴特尔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牧民”,无论获得多少荣誉,这一点都不会改变,“这是我的职业荣耀”。
从19岁起,廷·巴特尔就扎根在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那里是一片总面积达四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地处有着“黄色野马”之称的浑善达克沙地西北部。
上世纪80年代,针对萨如拉图雅嘎查过牧、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廷·巴特尔提出“围封轮牧”。
1986年,廷·巴特尔卖掉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休养生息。第二年,300多亩草场打了九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亲眼看到了“围封轮牧”的好处,纷纷进行封育和划区轮牧。
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他针对当地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蹄腿理论”,倡导牧民少养羊、多养牛,并引进西门塔尔优质乳肉兼用牛与本地牛杂交,培育高产优质母牛。嘎查党支部扶持的20多户贫困牧民现在已全部脱贫。
近50年的时间,廷·巴特尔扎根牧区,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探索出既保护草原生态、又让牧民增收的路子,把生态“从白色变回绿色”。同时,也将萨如拉图雅这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
学榜样事迹心得体会篇4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学榜样事迹心得体会篇5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几十年,坚持不懈,精神可嘉,堪比愚公,由衷敬仰,这就是一个基层党员的信仰,宁静致远,沉默有声。
这名干部的心灵感悟,就是全县党员干部学习老支书事迹后共同的心声。
“学在深处强信念提境界,做在实处拔穷根奔小康。”龙南县龙南镇党委组织委员罗俊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黄大发同志就是最好的活教材,“大发渠”就是最好的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再学习,再宣传,全县再次掀起“大发渠”精神学习热潮。”中央级的新闻报道还在持续,学习老支书精神的高潮火热掀起,让“大发渠”精神成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坚强精神动力,也正在龙南县这片热土落地生根。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明白: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它们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学榜样事迹心得体会篇6
观看了黄大发先进事迹后,深受感动,他不但开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还带领群众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
一是要向黄大发同志一样,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向预订的目标前进。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建成的“生命渠”,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的鲜明体现。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把群众的需求为自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努力完成既定目标,展示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坚强意志。
二是要学习黄大发同志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如1997年的除夕,全村199户只有黄大发一家吃的还是包谷沙;黄大发咬着牙,顶着妻子、儿子的埋怨,用仅有的三间老房作抵押从信用社贷了一万元,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这些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体现。
为此,我们要以黄大发同志为榜样,自觉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无论是党员干部或非党干部,都要时刻牢记共产党的领导,做到忠贞不移、对党忠诚,敢于追求、无私奉献,努力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